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知道吗,西安永兴坊曾住过什么名人?近代又是哪些人的栖息地?

知道吗,西安永兴坊曾住过什么名人?近代又是哪些人的栖息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46 更新时间:2024/2/5 11:52:12

唐时,永兴坊是长安城108坊之一,初唐名相魏征的府邸曾坐落于此。

魏征以直言进谏、廉洁奉公闻名,他备受唐太宗赏识,从谏议大夫、秘书监、侍中、特进,直到被封为郑国公。魏征生活极其简朴,据说其位于永兴坊的宅邸连正堂都没有。有一次,唐太宗赏赐魏征一笔黄金,并让他设宴请客。谁知魏征言辞凿凿,以“宅院太小,且无正堂,于礼不合,有失尊重”等为由推脱。事后,魏征将黄金悉数捐给受灾地区,还把自己的两匹骏马也捐给部队为国效力。

魏征去世后,他家因为太小没办法开设灵堂,唐太宗得知此事,立即命人援助建材,赏赐布被和素色的褥子,一解燃眉之急。魏征下葬时,唐太宗“命百官九品以上者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然而魏征的妻子裴氏却推辞道:“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于是“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由此可见,魏征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到他的家人。

如今,永兴坊牌楼巍峨、宅院林立,但您若留心观察,就能看到一座镜鉴雕塑,其中便暗含着对于魏征的纪念。

上世纪30年代末,较早来到西安的一批河南难民在唐永兴坊遗址上搭棚建屋,形成棚户区。儿时我曾去过住在这里的一个同学家,当时正值下雨,我斜打着伞进入狭窄、破旧的巷道,两侧尽是油毡棚。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泥水都能淹到脚脖子。当我来到同学家里时,只见地上摆满了接水的锅碗瓢盆,根本没处下脚。我们坐在小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屋外倾倒接满的雨水……不知不觉,雨过天晴,我出门一看,好家伙!从小巷深处到马路两侧,全是晾晒的床单被褥,犹如万国国旗,蔚为壮观。

随着居民的增多,永兴坊东侧顺城巷自发形成了市场,先是一部分吃不饱的人在这里偷偷卖衣卖物,以换钱买面,这种交易大多在凌晨三四点进行,到天亮收摊,所以被称为“鬼市”。后来,一些小偷把偷来的东西拿到这里卖,“鬼市”逐渐有了“黑市”的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永兴坊东侧相继开设了一些店面,从顺城巷口往北依次是眼镜盒社、铜工艺社,再向北是东二路煤炭店,路口向西一拐是东二路粮店……虽说永兴坊是不大的一块,但百姓居家生活用品却一应俱全。先说这家铜工艺社,它生产墨盒、火锅、水烟袋、佛像等铜制品,由于场地不大,常把火锅摆在马路边,阳光照射其上闪出耀眼的光芒。顺城巷再向北路西,现停车场位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家油线社,许多家庭妇女为支持国家建设,把工厂用过的油线领回来,拿到护城河里捶洗,洗净后再交到油线社回收利用。上世纪80年代末,油线社改建为“超越池”,成为附近居民的洗浴场所。

永兴坊西侧是化育巷,它南起东新街,北至东二路,呈T字形,长约190米,宽约3米,沥青路面,其名出自《管子》:“化育万物谓之德”。化育巷内驻有化育巷小学,2005年昌仁里小学并入后更名为“励耘小学”。

化育巷南口东侧曾有一座教堂,拆除后原址建起一座二层垃圾台,东侧办了一家印染厂,南侧是一家钣金厂,都是社办企业。钣金厂两扇大铁门冲着东新街,每天门一开,工人们就在马路边敲敲打打,叮叮咣咣的声响成为附近居民的特殊记忆。

化育巷南口西侧是西安市豫剧团排练场、宿舍,当年许多脍炙人口的豫剧传统戏、样板戏都是在这里排练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豫剧团家属院大门冲着东新街,门外“拍摄婚礼、宴席,制作录像带”的招牌很是惹眼。上世纪90年代初,安民里小区改造建设,豫剧团家属院大门随之移至楼后化育巷内。

钣金厂东侧现关中巷南口位置,过去是中山门煤炭店,我母亲曾在这里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这里安装了轧制蜂窝煤的机器,大门扩大后可以进出翻斗车,买煤的人也很多。母亲每天干着铲煤的重活,她用铁锹把沫煤一锹一锹地装进煤斗,然后通过转盘转动轧制出蜂窝煤。这样的体力活一般男人都受不了,而母亲一天一干就是8个小时,通常是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每每回到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吃着吃着睡着了是常有的事。下班时,母亲常在化育巷内的新城区环卫大队浴室洗浴,这是两个单位私下给职工的一点福利。

煤场中间有一棵粗壮的老臭椿树,每到春天刚发芽时,母亲就会搬来梯子,让我上树摘下一大包嫩叶,回家用大铁锅焯水后凉拌,那味道和柳叶一样,挺有嚼劲。到了夏天,臭椿树下总放着一大盆淡黄色的糖精水,每每路过我总要喝上几杯,然后打着饱嗝往回走。

与现在的繁华相比,永兴坊的过去显得非常朴实,没有太多值得吹嘘之处,但这里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安逸祥和,愿它能够永远兴盛下去。

连源2019年10月27日《西安晚报》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写一个关于崂山、反映景色优美或一种精神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崂山美景赏不尽(诗文)瓦蓝清池湛,林密山中藏。山高不畏寒,但愿秀水长。栈桥建山中,蜿蜒镜泊上。登山觅新景,锦绣添霓裳。瀑布从天降,珍珠洒山涧。疑是珠链断,银辉落满川。石怪形态奇,山高云絮淡。翻江亦蹈海,宇宙亿万年。崂山美景之---崂山水(散文)几年来,已经游览过崂山的主要景区,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九水

  • 秦始皇偏爱黑色系,为什么历代的一些皇帝独爱黄色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原因很简单啊。原因一,项少龙忘年交,秦青师傅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五德始终说。原因二:隋炀帝的创新。原因三:礼仪需要。原因四:吉利。原因一:五德始终说首先解释五德终始是什么:他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主张得一种宿命轮回轮阴阳学说。所谓五德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是人类探索大自然时候最早发现的自然资源。任何

  • 崂山为什么叫鳌山 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鳌山”之名发韧于丘处机。他曾游于崂山,爱其清秀,故为之更名为鳌山,其诗中有“卓荦鳌山出海隅”之句。鳌山之名仅见于元代碑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山东立4卫以防倭寇,曾在即墨县设鳌山卫,对此卫名称之来源说法不一:一说因鳌山而得名;另一说是“因僻处海隅,山脉蜿蜒来自西,十字街之东西南北有天然石磊

  • 非常完美上有一个歌词是我听见最美最美的夏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听见夏至作词:Willen,何亮作曲:何亮演唱:S.I.N.G女团晴天阴天远处的海岸线清风拂过柔软的沙滩琴声歌声那么的温婉仿佛在昨天那么那么的喜欢耳边听见蝉声响起夏天去年今天笑的那么甜转身看见回忆的花瓣还是很灿烂仿佛你们的笑脸在初夏的时间爱上了整个季节(在初夏的时间爱上了整个季节)想听一切想看所有曾

  • 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的文学故事,从静态结构分析有3大要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卫报评选的100本最佳非虚构类书籍小编看了下以学术类居多,涉及的范围很广,从美学、历史到社会学等各个类别,朋友们可以看一下哦,总有你喜欢的。10部最佳非虚构类图书华尔街的图书编辑评选出了过去一年中的最...具备了许多畅销书.英国卫报评选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寻访抗战老兵-...孔子认为不是帷

  • 孟姜女有没有什么头衔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有,被秦太子扶苏、将军蒙恬追封为“贞烈夫人”,其丈夫范植被追封为“左军将军”。《永平府志》中莆中黄世康《秦孟姜碑》记载:“孟姜许姓,关中范植妇也……秦始皇……筑长城……遵海而东(即经今京津唐秦、山海关一线修往辽东)……爰乃噬指骷髅,越三日夜。睫无停潸,喉无辍咽!尔时扶苏太子,蒙恬将军,拥武帐于卢龙…

  • 关于文言文学弈故事的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人)请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

  • 我想知道哪里有锡伯族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锡伯族的传说锡伯族有一个少有人知晓的传说:传说如果他(她)背对着统她(他)将一手的食指笔直指向天空,那就表示他(她)向老天起誓:今生今世,除了她(他),永不再爱!!!2一个关于摩天轮的传说一起坐摩天轮的恋人最终会以分手告终但当摩天轮达到最高点时如果与恋人亲吻就会永远一直走下去传说摩天轮的每个盒子里都

  • 木板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1、木板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河南朱仙镇。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

  • 请解释一下神荼、郁垒二神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神荼郁垒及其它说“门神”门神老爷是民间传说中守卫门户的神。门神来源于鬼神信仰。是鬼神世界中的小神之一。这些小神与天地祖先之神不同,它们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礼记祭法》郑玄注说:“……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遣告尔。”又引《乐记》说:“幽则有鬼神,是幽暗之处有细小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