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请解释一下神荼、郁垒二神

请解释一下神荼、郁垒二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9 更新时间:2024/1/24 9:04:21

神荼郁垒及其它说“门神”门神老爷是民间传说中守卫门户的神。门神来源于鬼神信仰。是鬼神世界中的小神之一。这些小神与天地祖先之神不同,它们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礼记祭法》郑玄注说:“……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遣告尔。”又引《乐记》说:“幽则有鬼神,是幽暗之处有细小之鬼神。”这些小神遍布在人们周围,监察人们的言行。是故旧时民间风俗,把门神的画像印出来,贴在堂屋前面左右两扇大门上,逢年过节须敬门神老爷,以保护一家人一年四季平安无事。门是房屋的脸面,在整个房子中占重要的地位。所以古时家庭祭祀,门为五祀之首。五祀是古代家庭中门、户、中溜、灶、行五种主要祭祀。门主出入,后世演变为门神。“门神”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君……释药、礼门神。”《类说》卷六引《荆楚岁时记》云:“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读作shēnshū),右郁垒(读作yǔlǜ),俗谓之门神。”是镇邪?淼纳瘛?贴门神的风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以前。汉代王充《论衡订鬼》云:“《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贴门神的风俗盖自此始。民间传说神荼、郁垒像貌凶恶丑怪,但没有固定的画像。各地不一样。所以更多的地方以桃符代之。《荆梦岁时记》载:“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引《皇朝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这就告诉我们,门神的画像,贴的方位、大小规格都是有出入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年初一太阳升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换上新的桃符以祝新年。王荆公《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中古以前民间相传的门神。唐代以后,又以秦叔宝、胡敬德(尉迟敬德)为门神。传说唐代宫中闹鬼,太宗夜不能寐。《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云:“……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日:‘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其奏,夜果无警。”因此唐太宗令人画秦、胡二将形象贴于官门左右,自此鬼魅邪崇以息。贵族之家大书“秦军”、“胡帅”字样贴在门上,以为门神。民间传言二人画像能镇邪驱鬼,将其画像作门神,故相沿为习至今。《燕京岁时记》载:“门神皆甲胃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但谓之门神可矣。”这段话就很明确的告诉我们,门神演化到后来,就没固定是神荼郁垒,还是秦琼、敬德了,只要能驱鬼镇邪就谓之门神。形象和名称逐渐模糊。因此,有些地方把钟馗也当作门神。但钟馗不是门神,而是神话传说中的打鬼英雄。宋沈括《补笔谈》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明皇讲武骊山,还宫(古代病症。即疟疾)作,将逾月,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绕殿而奔。其大者……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问大者日:尔何人也?奏日: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若顿瘳(病愈)。而体益壮。”唐明皇因此命画工吴道子按梦中所见形象画成图像,悬于宫中。“上大悦,劳之百金,批告天下。”传至民间,成为捉鬼驱邪的人物。并产生“钟馗嫁妹”等传说故事。成为小说、戏剧的题材。昆剧、京剧、川剧、滇剧等都有“钟馗嫁妹”的剧目。明代烟霞散人所著《斩鬼传》、云中道人著《平鬼传》,俱是写的钟馗打鬼的故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其近于呵斥全群者……取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发其隐情,然词意浅露,已同骂,所谓‘婉曲’,实非所知。”唐宋以前,汉族百姓在除夕时悬挂钟馗像;唐宋以后,改在端午节悬挂。有的家庭,长年挂在家神侧旁,四时供祭;有的则干脆贴在大门上代替门神。其实非门神老爷。作门神之因,能驱鬼除邪也。敬门神的风俗不仅汉族沿习,少数民族也有。如苗族、土家族在盖房、换门、新家长在上任或家中发生灾难时,都要举行敬门神的仪式,以祈祷人财兴旺,鬼不入门。解放后,敬门神的风俗逐渐消失。门神由门画、年画所取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崂山道士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有个姓王的读书人,从小就喜爱学习道术。听人说劳山有许多仙人,他就背着书箱前往游历。他登上一座山顶,看见有一个道士虽,气度不凡。王七立即上前行礼并与这位道士攀谈起来。道士谈道术谈得极为精深玄妙。王七心悦诚服,便请求拜道士为师。道士说:“你娇生惯养的,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回答说:“我能。”这个道士的徒弟

  • 布袋木偶戏 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内涵。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

  • 非洲民间故事内容谁的力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有列那湖的故事、谁的力气更大、兔子怎样把光明带给动物、狮子为什么会吼、应得的报答、为什么狗是人的朋友、仙女弗丽莎和两个小姑娘、蛇魔、哈琳达的歌声等,其实反正是蛮多的,对不扫人,电影“孔子”主题曲“幽兰操”中的一句歌词,源自典故“飞熊入梦”。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

  • 青岛胶南市大珠山,小珠山有什么古代传说故事?青岛港集团的网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传说西天瑶池的一位仙女,在游玩的时候,把自己戴的手链弄断了线,手链的珠子散落到了人间,其中的两颗落到了黄海岸边。“仙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珠子就变成了山,是“岸海名山”。一颗是大珠山,一颗是小珠山。大珠山大,小珠山高。胶州湾畔名山环伺。海东有崂山,海西有珠山,崂山有名,珠山有趣。《崂山道士

  • 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你说的是“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出自《鬼谷子忤阖第六》)意思是姜太公曾三次在周文王与殷商王朝之间折返而不得志,最终被周文王认可。要理解这种做法,必须结合上下文。鬼谷子在下文里面紧接着又说:“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

  • 求各种浪漫的传说(像恶魔之吻里锡伯族的那种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找对人啦,给点分就继续发,我天天收集的!传说在叹息桥下拥吻的恋人生生世世都会在一起。传说在摩天轮升到顶端的时候接吻,就会永不分离!传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传说右脚代表着致死不渝的爱,而左脚代表着只能被

  • 有故事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夸父逐日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

  • 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不同意,《武松打虎》的故事重点并不在于打老虎,而是赞扬武松。我觉得这种传诵了很久的故事,没有必要禁止。在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听者知道,讲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提倡打老虎,并可以加进保护动物的思想。第一件,要他离开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第二件,要他去央请快活林

  • 武松在《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手刃?斗杀?在水泊梁山火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林冲火并王伦关于武松的还有: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武行者醉打孔亮武松威震平安寨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还是决定继续上冈,遇到猛虎后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希

  •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第一批共计19项,第二期共计143项,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大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文学(共计2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