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名人学无止境的故事

关于名人学无止境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3/2 9:02:56

从前有个小尚,他离开家乡到处拜师学艺,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高僧;并苦苦哀求师父收他为弟子。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过去了两年,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渐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小和尚信心满满的回答道:“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钵子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师傅又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小和尚恍然大悟,明白了师父良苦用心,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佳木斯市二十小学六年(5)班柳博洋

有人知道如制作村级的非遗台账吗?

台账就是流水账。一笔一笔记录即可没有什么固定的表格,但是按照你的描述,需要按照产品也就是原材料的不同,分别设立台账核算每个原材料设置一页,表格列是1-31日,行是购入,消耗,剩三个项目购入消耗剩余11001021552031210224以此类推,一个产品一页,最后的剩余就是当天剩余量了5

戏曲传承人的含义是什么?要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的上是一个剧种传承人?

秧歌简介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以热闹非凡。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特点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可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秧歌的起源: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当代人传承化的例子有哪些?

当代人传承文化的例子有:

1、郭畅旭

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喜盈门社区,有一位95后的小伙子郭畅旭,经过13年的学习摸索,遍访名师,不但创立了自己的麦秆画创客工作室,成为麦秆画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获评江苏好青年提名奖,这项艺术自起源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95后”小伙传承国家级“非遗”麦秆画。

2、丁力

湖北咸宁90后小伙丁力是叶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创作中,丁力以传统文化为素材,目前已创作出敦煌莫高窟、大唐西域记等系列作品。

3、子艺

因深受父母做面塑影响,李子艺在少年时期便立下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的远大志向,为此,她努力学习、苦练技艺。就读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后,她以作品会友,结识了一群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播方面志同道合的同学,并于2020年3月注册成立了州子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正式走上了创业之路。

4、孔丽琴

孔丽琴,1980年生,做扇子是孔丽琴的工作,对扇子文化的学习是她的一大爱好,所以她平时还不断地研究中国扇艺文化,她认为只有真正的理解扇子文化才能将心融入在制扇的工作上,做出一把把带有“历史文化”的扇子。

除了制扇技艺高超,为了做好制扇技艺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孔丽琴还积极投身于带徒传艺工作中,做好“传、帮、带”工作,将所掌握的制扇技艺倾囊相授。

5、梁晓曼

1993年,梁晓曼出生于番禺北亭村广绣世家,自清朝以来,她的家族世代以制作广绣为生,梁晓曼是最年轻一代的广绣传承人。从五六岁开始,她就跟着母亲梁秀玲(广绣大师)学习广绣。为了探索广绣更多的可能性,梁晓曼上大学时特意选择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想将广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河南郑州好玩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愿天佑中华,郑州平安!郑州,别名商都、绿城,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郑州有不可移

  • 中国的文化遗产如何发展与继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化自从有文字开始也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民族,多行业,多领域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共同筑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石。是现代文化的根基。因此,我们在学习现代文化的同时,要不断融入一些历史文化的元素,并不断挖掘和培养新人让其成

  • 百万英镑三万元遗产故事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三万元遗产》主要内容在得知有遗产之前,一家人相处和睦,省吃俭用,过着不算富裕但很充实的生活。但到收到来信之后,福斯特夫妇总想着这笔钱。他们想着该怎么花,怎么用这笔钱去赚钱。经过一系列的折腾,最终他们被这笔钱所累,精神都有些失常,家庭关系不再和睦。最终却得知那远方族叔是个穷鬼,三万元并不存在,而

  • 我是江苏兴化竹泓集镇户口我的小孩的户口在我的老婆家如何安在我这?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为了方便和更详细沟通了解户口迁移所需要的准备工作,请您拨打我所户政专线进行详细咨询,感谢您的提问。以投亲的名义迁过去好了,准备好夫妻双方户口本、结婚证、居住地接受证,然后去你的户籍地派出所办理咨询你好可以婚迁入户!该股近期成交热烈;就技术面来说,该股短线呈弱势格局,多头正在蓄势;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

  • 竹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据说郑板桥的画非常传神,能够使画中之物成真。话说郑板桥有一个朋友,家里新砌了一道墙,他一直请求郑板桥给在墙壁上画个画,无奈郑板桥总是忙著没时间。有一次,这朋友请郑板桥还有一些朋友到家喝酒。酒席喝到一半,主人当著大家的面,非请郑板桥在墙壁上画一画不可。郑板桥见推不掉,就说:行,你磨墨吧!主人连忙让儿子

  • 李子柒为什么那么红?她的视频就是你向往的生活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在不知道李子柒这个人之前,我就有一个计划,利用老家废弃的养殖场打造一个自己向往的乡村小院。去年跟朋友聊天,得知李子柒这个人,并且看了她的视频。太完美了,这就是我向往的乡村小院生活。当然,我不需要会做那么多美食,我只需要把院子种上各种花,让鲜花开满一年四季,每天早上出门都是花香。可以将漂亮的院子推荐给

  • 关于慈孝的好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你调阅一下二十四孝的故事,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以上,都堪称慈孝的经典故事。1

  • 历史上,瓯剧名家方汝将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他瓯剧历史上第一位梅花奖得主,他是古老剧种瓯剧的坚守者与革新者,他自己说他为戏而生、为舞台而生,熟知他的人说他是用生命在表演,他就是当时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有名瓯剧演员、瓯剧领军人物、瓯剧名家、文武全才的小生演员方汝将老师。话说当时在《戏相逢》节目中当天

  • 有只狗等待出事的主人多年直到死去,谁知道详细的。真实的事情,非故事,还有塑像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是有一本书叫义犬波比的,我看过,很感人,还有它的像经历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苏格兰人为一条小狗的善良与执着所感动,他们树起塑像不仅代表着对波比的思念,更是对纯真感情与美好生活的崇敬与向往。在爱丁堡城区的格瑞范尔教堂外,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只小狗的青铜塑像,它块头不大,浑身毛茸茸的,端坐在石柱上,目光凝视

  • 石老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午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老公公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着潮起潮落,历尽沧桑,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这个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凿的艺术杰作,已成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标志,也是青岛著名的观光景点。石老人是我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