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生大舞台,戏剧小舞台”,清朝皇帝和他的家人们过着怎样的的“戏迷”生活?

“人生大舞台,戏剧小舞台”,清朝皇帝和他的家人们过着怎样的的“戏迷”生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12 更新时间:2024/3/2 9:03:45

清代的宫廷戏曲演出,是皇帝嫔妃的主要娱乐形式,不可或缺,他们设立专门机构、搭建各种戏台、专人为其撰写剧本,其中以乾隆光绪两朝最盛。

我对清宫廷戏曲发展只知皮,现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足之处望诸君谅解:

一、清宫廷的戏曲机构皇帝要看戏听曲以自娱,皇宫里当然就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

满人入关前不太懂这个,所以清初,基本沿袭了明代的教坊司制度,康熙时设了南府;雍正朝废除乐籍,不再用女乐;乾隆最会享受,不但设立乐部,从江南挑选伶人充当教习,还设立“内学”、“外学”;到了光绪时期,宫廷演戏十分频繁,直接招收民间戏班子进宫演出,每次赏银数以千计,非常败家。

二、戏曲内容和剧本最受皇帝娘娘们欢迎的剧多以历史演义为主,主要有这几出:唐僧取经的《升请宝筏》、目连救母的《劝善金科》、三国时期的《鼎峙春秋》、杨家将的《昭代萧韶》以及平南唐的《铁旗阵》,这些都是大戏,多为10本、240出,就和电视剧一样,很能打发时间。

当然,除了这些最热门的戏目,还有一些固定的节目,比如春节期间演出的《喜朝五位》,喜庆节日宴会上表演的《太平会》,每次作为开场首秀的《万载同春》、《万民感仰》,以及持灯表演的《万年如意灯》灯戏等等。

内容以祥瑞为主,角色多,排场大,总归是体现歌舞升平、千秋万代的样子。

三、表演时间与现代的“八点档”不同,如果是节庆日戏曲演出,据升平署档案,一般早上7点开始,到下午3、4点结束,有时会延长到6、7点。

四、戏台的种类紫禁城那么大,大大小小的戏台当然有很多。

保留至今的有乾隆年建的宁寿宫畅音阁戏台,漱芳斋(没错,就是《还珠格格》里的那个)室内室外两个戏台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拆除的,如储秀宫的、寿安宫等等,非常之多。

为了营造最佳的观赏和视听效果,除了一些室内小戏台以外,室外的大台子,无论水池上还是陆地上的,都非常注重聚音效果,结构装潢更是美轮美奂,极其讲究。

还有几座是占地极广的三层大戏台(比如畅音阁那座),其大小有普通戏台9倍,猪如九九大庆这种重要庆典就使用三层台演出。

总之,清代皇帝贵族们入关之后受汉化的熏陶,也是十足的戏迷,为了满足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观赏需要,清宫廷三百年,没少在这上面费工夫、花时间,所耗人力财力更是难以计数。清朝的皇室贵胄,包括皇帝本人,并不能普通人一样,天天随意的出入皇宫,来到民间游历玩耍,尤其是皇室的女人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皇宫大院之内待着的。

皇室贵胄不能天天像普通人那样享受民间的市井文化,大部分都是每年有组织的集体出去某地游玩一次或两次,而说到古代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戏曲文化。

普通百姓可以花钱去专门的戏曲院欣赏,那么皇帝,皇室人员却不是这样,一般他们会把比较知名的戏曲班主请进皇宫专门的娱乐场所搭建舞台,专门的演给皇室人员观看。

有人说如今的中国传统武术胜少败多,中国传统武术将何去何从?

中华武术人人都可练,不耽误工作、学习、健身的同时也能陶怡情操,身在公园或大自然中,很不错。

而天天喜欢擂台打的搏击爱好者,喜欢场馆氛围挥汗如雨,也行。

我们花点钱或者不花钱看就是,打得好,鼓个巴掌,打的不好,就当钱白花。就这么点破事。

思路理清了,大家该怎么健身,该怎么玩,自己选。互相攻击没“掉”意思。综上,哪种玩法身心愉悦,自己判定。

传统武术何去何从,自然淘汰法,适应的就流传下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这其实就包括了许多传统拳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传统武术都排斥在竞技擂台之外,只进行套路的表演,现在国家放开了政策,允许传统武术任何流派进行实战交流,鼓励商业搏击赛事举行,民营企业参于。客观说传统武术还是有许多珍贵的技能没有展示出来,可能是训练的时间,赛事的积累还不够不多,毕竟这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

当然有些不实际的传统武术自然会被淘汰,例如福建以前有一种拳,称为女人拳,1985年郭孔熙以82岁高龄参加天津“全国武术观摩表演赛”。会上他除了表演极为少见的南少林器械“双头刀”,还表演了南少林稀有拳种“女人拳”。但这种拳有很多模仿女性的肢体动,非常会使人发笑,现在几乎没有人会这套拳,应是失传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你见过哪些令人震撼的手工艺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我见过的令人震撼的手工艺为内画笔烟壶。我自己藏了百十个,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内画艺术是中国璀璨艺术之林中的一只奇葩,形成于清代,通过特殊工具一内画金属杆勾毛笔在玻璃、水晶容器磨砂内壁上作画的一种特殊工艺美术形式。清嘉庆以后,内画鼻烟壶的工艺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著名人物有清咸丰时期的周乐元,清末民初时

  • 宁波的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1、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建于北宋的江南第一楼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始建于汉晋的上林湖越窑遗址为代表的青瓷文化,是宁波独特的文化。2、另外,还有以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他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及以著名商帮“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还有丰富的宗教文

  • 潍坊91岁老人木版画10年还原四大名著:不想这么好的手艺没人传承。你怎么看这件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在此前就关注过不少像杨洛书老人这样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的都有着相同的烦恼,就是对于自己专注热爱了一辈子的这门技艺的传承问题。杨洛书老人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杨洛书老人的木板年画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兴起于明代,繁荣于清代。作为第19代传人,杨洛书老人出身于年画世家,7岁开始接触年画至今,可以说杨

  • 水流星的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一项中国传统民间杂技艺术。利用了物理中的离心力原理。离心力是一种虚拟力,是一种惯性力,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在牛顿力学里,离心力曾被用于表述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一个非惯性参考系下观测到的一种惯性力,向心力的平衡。在拉格朗日力学下,离心力有时被用来描述在某个广义坐标下的广义力。在通常语境下,离

  • 传统手工艺篾匠工艺现在还有人去学吗?有一天会失传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这个问题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区域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不仅篾匠,很多传统手艺都面临着失传。当今社会人心浮燥,能静下心来学一门手艺的不多。特别像一些传统手艺。因为多数手工艺都是单调枯燥的,并且要真正学好学精不是一天或几个月的事情。现在的年青人能有这种毅力的不多。再

  • 宁波方特是个怎样的游园盛地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给你粘贴了一段宁波方特东方神画的介绍:方特东方神画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大型高科技主题乐园,是中国最大的主题乐园投资运营商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继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水上乐园之后,斥巨资打造的又一个全新的大型高科技主题乐园。方特东方神画是一幅神奇的东方画卷,它以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和非遗文

  • 我国哪些节日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1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2Ⅰ2布洛陀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3Ⅰ3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梁河县4Ⅰ4牡帕密帕云南省思茅市5Ⅰ5刻道贵州省施秉县6Ⅰ6白蛇传传说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7Ⅰ7梁祝传说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8Ⅰ8孟姜女传说山东省淄博市9Ⅰ9董

  • 中国人和非洲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科学家在研究人类性方面生活的一个调查、於是找了一个美国人、一个非洲人、和一个中国人进行检测、科学家把这3个人放到了不同的地方、然后找了3只母猩猩跟他们一起生活、5年后来验收、5年过去了、科学家找到了他们、并得出测验的结果、找到美国人的时候、手领着母猩猩、还有5只小猩猩、科学家得出的结论:美国人的性生

  • 潮洲市后陇劳热来自感天大帝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劳热”,是潮州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活动,往往比过年还要重要,不少远在他乡的潮州人,也要赶来参加。“劳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乡人之间的交流。在潮州方言中,“劳热”代替了热闹一词,春节前后,潮州乃至临近的汕头、揭阳等地区,各个乡村都会举办名为“劳热”的民俗庆典活动,人们用游神赛会的形

  • 你还了解哪些关于非洲的有趣的故事,请简单写一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非洲的顿卡人,还有这么一个传说:狄狄沙娜出嫁时,向父母要一样东西带到夫家去。父母先后给她大象、羚羊等,她都不要,非要猫不可。父母不允,说:“你知道我们的生命在这只猫里哟!”“这我不管,抄她说,“你们不给我,我以后怕要碰到灾祸。力父母只得勉强同意。狄狄沙娜把猫带到夫家后,瞒着丈夫,暗藏在一个地方。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