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两汉书法家故事

两汉书法家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09 更新时间:2024/3/27 8:08:10

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年轻时学习书法十分刻苦。他天天勤奋练字,废寝忘食,几天就写秃了一支笔,一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每天写完字后,张芝就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池水竟变黑了。

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每一个字都那么有气势,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

古今书法家的名字和刻苦练字的故事?

古今书法家啊,那我举个王羲之苦练书法的例子好了

说王羲之年轻时,书法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刻苦坚持,用十口大缸盛水,用来洗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所有缸中的清水都变成了墨水,而王羲之终于有所成就。

我国四大书法大家;四大民间传说;北宋四大书院;经典四书;古代秀才四艺;北宋文坛四大家

四大书法大家:欧阳询(唐)---欧体颜真卿(唐)---颜体柳公权(唐)---柳体赵孟(元)---赵体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北宋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古代秀才四艺:琴、棋、书、画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和黄庭坚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相关如下:

王献之

王献之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七,上有六哥一姐。

东晋永和七年,王羲之四十九岁,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举家离开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到会稽山阴县。这一年,王献之七八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写字。

一天,献之正对着范本一笔一画地习字,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身后,突然抓住笔管往上一抽,竟没有抽掉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羲之叹道:“此儿的字,今后当有大名!”

后人解释,献之写字用力,把笔牢,所以王羲之知献之长大后书法必能名世。苏东坡不同意这样解释,他认为书家握笔写字并非用死力,而是自然书写,不失法度,乃为得法。王羲之夸奖献之,在于小儿写字专心致志。不然的话,天下有力者岂非莫不能书!

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

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

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有:1、智永禅师铁门限故事智永禅师擅长楷书、草书,能傅王羲之的风范。他虽然在永兴寺修行,但是书法的名气却愈来愈响亮。很多人都透过各种关系来索求他的书法作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踩坏了,他只好将门槛用铁皮包起来,人们就笑称为“铁门限”。2、颜真卿乞米帖故事颜真卿为唐代三朝旧臣

  • 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那么关于书法家米芾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书法家米芾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米芾写匾的故事米芾写匾还得从他写的一手好书法说起,从写匾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米芾的智慧和幽默的性格,同时他的文思敏捷,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想到如何写匾,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米芾

  • 关于黄河神话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

  • 关于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那么关于柳公权有哪些故事?下面是我为你搜集柳公权拜师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柳公权拜师的故事《柳公权拜师》是一则小故事,旨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世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习是没有止境和终点的,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自身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状态。柳

  • 欧阳询楷书自学8个月了怎么样,有进步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这位网友,首先应该肯定您对学习书法的热情与毅力。您学习欧阳询楷书才8个月,就已写出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你选择欧阳询的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入门之路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他在历史上被誉为“唐人楷法第一”,“正书翰墨之冠”。唐代以后很多书法大家都有学习欧体的经历。事实也证明,学习欧体是通往成功实现理想的一条可

  • 有关黄河的神话传说 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

  • 关于名人靠勤奋成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华罗庚韩愈高尔基王羲之与墨池达芬奇画蛋,司马迁写《史记》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数学家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苏秦政治家古人炼字的故事1、僧敲月下门有一次,贾岛骑蹇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古

  • 欧阳询的行书为什么没有他的楷书影响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的书法家动辄说自己五体皆精,其实,书法史上真正做到五体皆精的书法家是很少的,人的精力有限,书艺的主改方向也不同,能写好两三种书体就算很不错了。欧阳询的行书当然也算不错了,其《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等,笔锋劲健,取势妍妙,结体纵长,充分表达了瘦硬峻峭的风神,突破了二王规范而别具一格。但不足之

  • 米芾拜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米芾拜石说的是米芾喜爱石头的一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讲什么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米芾拜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希望大家喜欢!米芾拜石的典故米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行书是他所有的爱好中成就最大的。虽说如此米芾还有很多的兴趣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从小就喜欢写诗赋词,他六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几

  • 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20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百度一下就有了!在古代,人们都黄河周边生活。黄河记载了中华文化,哺育了中华儿女。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参考文献:百度知道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