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没有关于包拯的传说

有没有关于包拯的传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4/3/2 9:07:25

包拯到底有多神奇?

包拯,民间又称包公、包龙图、包青天,传说他生下来面貌丑陋,脸特别黑(京剧传统剧目中包拯都勾黑脸,成了一种专门的脚色行当,叫“黑头”),父亲不想要他,被他的长嫂要去抚养。长大后,他读书赴考,得中状元。先是担任定远县的知县,因其秉公断案,升为开封府尹。包拯是传说中的破案专家,无论什么案子,只要到了包拯那里,一定是手到案破。包拯不仅破人间的案子,连阴曹地府也要他去破案,所谓“日审阳间,夜审阴间”。在中国小说和戏曲中,有很多包拯断案的故事,像《三现身包龙图断案》《包龙图陈州粜米》《包龙图曹国舅公案传》《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包龙图断白虎精传》等等。在《三侠五义》中,包拯虽说算不上一号人物,但也是重要角色。那么,包拯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他到底有多神奇呢,包拯,字希仁,出生于北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庐州合肥(今安徽)人。末仁宗天圣年间进士。父亲名令仪,号肃之,进士及第,宫至刑部待郎。包拯初举进士的时候,曾授建昌知县,因父母俱老,一直没有到任视职。直到几年后,双亲都过世了,包拯守孝完毕,才到扬州天长县当了知县。这段史实说明,包拯是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并无为父母遗弃的事。包拯出名是在他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直到现在,人们习惯地把开封府叫做包府。其实包拯在北宋担任过许多官职,地方官如端州、瀛州、扬州、庐州、他州、江宁等地的知府,京官如检察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困阁直学士和枢密副使等等。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他病逝于枢密副使任上,死后追授礼部尚书。包拯的最大特点是廉洁刚正和善于断案。《宋史包拯传)记载了包拯“不带一砚归”的事迹。包拯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由扬州长天县令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这是他首次担任知府级官职。端州出产优质砚台,时称“端现”,官吏往来.人们时常用它做人情。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临走时两袖清风,不带一现归。民间传说:包拯船行到端州之外的羚羊峡,水面忽然波翻浪涌,包拯倩知一定有蹊跷。一个跟班跪下说:“刚才有人送了一方砚,我忘了秉报。”说罢,拿出一方用黄色绫缎包裹着精致砚台,包拯随手把砚台抛进了江中。江风把黄绫吹散开来,端砚沉没之处,浮起一块沙洲,人称“砚洲”;那块黄绫则变成了砚洲的金色沙滩,人称“黄布滩”。传说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但透过这则传说,我们不难看到包拯的高风亮节给当地百姓留下的深刻印象。包担任开封府知府的时候,大开正门,让老百姓诉冤。一般的民事纠纷,听完当事人双方的陈述,他当堂就能判断出是非曲直。若是遇到疑难的案子,他一定会多方侦察,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在整个办案过程中,他铁面无私,一介不取,一视同仁,在老百姓当中有很高的威望。有关包拯的故事中经常会讲包拯遇到一些大有“来头”的人物,比如《铡美案》中的驸马陈世美,《包龙图曹国舅公案传》中的曹国舅,就是依据了历史上包拯的这一特点,同时也表达了百姓们渴望看到“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局面的心情。东北的吉剧中还有一个《包公赔情》的戏,说包公的侄子包勉贪赃枉法,包拯大义灭亲,将他斩首,然后去抚养他长大的嫂嫂赔情。这表明,百姓多么渴望一个执法无私的清官哪怕嫂嫂于己有恩,哪怕是嫡亲的侄子,只要犯了法,照样严惩不贷。另外还有很多故事则是根据包拯善于断案的特点敷衍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有五六十个之多。所以有人说,包拯这个形象已经成了箭垛,各种各样的箭矢都可以射在这上面。也就是说,各种破案故事的主角都可以是包公。包拯的破案能力在传说中被渐渐神化,于是,不仅人受了冤屈要到包拯处去控告,连鬼也要到包拯那儿去呜冤叫屈。比如,《三现身包龙图断案》、《包龙固公案断歪乌盆传》,都是讲的这种故事。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有迷信的成分,实际上,那还是名百姓在有冤无处申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热切的希望,希望包拯能替他们伸张正义。因为包拯能替人申冤报仇,所以冤鬼也都找上门来。可能就是从这些冤鬼故事出发,逐渐演变为传说中的包拯死后在阴间断案,所谓“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再进一步想象为他活着的时候就“日审阳间,夜审阴间”。总之,包拯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照出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换句话说,包拯已经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和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相去很远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八宝山里有哪八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八宝山,位于北京石景山区东部,为西山山脉前平原上的孤立残丘,得名于建筑材料“八宝”。所谓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八种黏土矿物。马牙石,又称方解石,主要成分为石英,也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矿物;白垩,俗称白土子或大白,白色,质软,是石灰岩的一种,分布很广;青灰,是一

  • 求湖北省宜都市的民间故事《牛为什么吃稻草》详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牛吃稻草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这是一句相传很久的俗语,意思是穷富自有天命,争也没用。牛这一辈子够苦了吧,黄牛和水牛整天拉犁耕地,吃的却是稻草;奶牛虽然不用干活,但每天都要挤出牛奶,吃的也是稻草。因为它们是反刍食素(草)类动物,你就是给红烧肉它也不吃啊,这就是命。鸭子整天游山玩水,还时不时的张开扁

  • 宋徽宗《怪石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三品石,原是南京城一座寺庙前的四块丑怪的大石头。俗称三品石,意思是受过三品官爵的封赏。有说梁武帝封的,也有说陈后主的。总之是沿袭秦始皇封泰山五大夫松的故事,为风景增加谈资的同时,也点出了昏君的无道。王安石就有诗题咏三品石:“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就是说统治

  • 8点30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永远的8点半~有一个男孩不善言语,他和一个喜欢的女孩在一起。女孩常常问,为什你都不向我说些甜言蜜语?男孩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对你的心意,就像永远的PM的八点三十分可比拟。女孩也回了一句,这是有什意义?男孩笑了笑地,没回答个究竟。女孩也不以为意。再怎美丽的爱情也无法顺利,男孩和女孩终究遇到瓶颈。Tru

  • 海盐骚子(海盐文书)的文本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海盐文书”文献的综述nbsp;陈磊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沉淀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在有形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里面,沉淀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构造,是一个民族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

  • ,就有了蹴鞠游戏。西汉时修建有“鞠城”?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蹴鞠(cùjū),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甚至国家军队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也就是今天足球的起源,它作为汉族重要文化影响了其它民族,直至渐渐传播至世界。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日,来到一树林

  • 谁听过8点半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有一个男孩他不善言语,他和他喜欢的一个女孩在一起。女孩常常问:『为什么你都不向我说些甜言蜜语?』男孩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对的心意,就像永远的20点30可比拟...』女孩也回了一句:『这永远的20点30是有什么意义?』男孩笑了笑地,没回答个究竟;女孩也不以为意。再美丽的爱情也无法忍受猜忌,男孩和女孩

  • 云梦皮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一,是的,云梦皮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1,云梦皮影戏是湖北云梦县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2,始于清中叶,至今仍有皮影26台;3,演出活动常年不断,1995年2月由省文化厅授版为“湖北皮影艺术之乡”;4,云梦皮影轻装简从,二人一台戏,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司击乐伴奏,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有戏剧轻骑之称

  •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大类518项。包括:1、民间文学(共计31项),比如: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格萨尔等;2、民间音乐(共计72项),比如:川江号子、江南丝竹、五台山佛乐等;3、民间舞蹈(共计41项),比如:秧歌、高跷、狮舞等;4、传统戏剧(共计9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上句用的是《思旧赋》的典故,“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向秀二人,交谊很厚,后来,嵇康被诬陷杀害。向秀在嵇康被惨杀后,在统治者的高压下勉强出任官职。一次,他经过好友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凄恻的笛声,不禁悲从中来,深深悼念嵇康,写下了情恳意恻的《思旧赋》。这赋虽然很短,却成了悼念亡友的代表作。下句用的是《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