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古代生活中,“红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么制作的?

在古代生活中,“红袖添香”中的焚香又是怎么制作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16 更新时间:2023/12/18 17:18:18

“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象,并且无可否认的是非之美的一种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大约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我们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挂面似的细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但是,“红袖添香”绝非拿一枝线香往香炉里插那么简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上,如果观察古代绘画中表现的香炉,基本上看不到炉中插线香的情况。线香出现的历史相对晚些。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明代佚名画家作品《千秋绝艳》中,体现了“莺莺烧夜香”的著名情节。

画面上,崔莺莺立在一座高香几前,几上放着焚香必备的“炉瓶三事”中的两件——插有香匙与香箸的香瓶,以及一只小香炉。只是香炉中,崔莺莺的手中,都不见线香的影子。这里是在表现她右手捧着香盒,左手刚刚从香盒里拿出一颗小小的香丸,将要放入香炉中。古代女性“添香”的场景,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不过,“红袖添香”远远不止捻一粒香放入香炉中这么简单。

“焚香”,并不是把香丸、香饼直接加以焚烧;要让香丸、香饼发香,需借助炭火之力。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为此,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

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焚”、“烧”、“炷”诸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

很显然,的过程相当烦琐。然而,这还不算完事,香一旦“焚”起,还需要不停地加以观察,否则,“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不过,炭墼或香饼埋在灰中,看不到,如判断其形势呢?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放到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

于是,唐人诗词中除了“添香”之外,还喜欢描写女性“试香”的情景,描写女人如何“手试火气紧慢”,如凝《山花子》描写一位女性:“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添香也罢,试香也罢,在男性文人的笔下,焚香似乎永远和无所事事的女人形象联系在一起。立在香炉前的女性,不论宫词中的失意妃嫔,还是《花间集》中的艺伎,都从来不用为生计操心,她们全部的心思,就是等待某个男人,或者满怀幽怨地思念他,为他的负心而痛苦。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安邑之战是怎么回事?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安邑之战,又称韩信破魏之战,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此战帮助汉军形成了对楚军的战略优势,为后续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统帅的汉军与魏王豹所率魏军在黄河临晋两岸对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

  • 荀攸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生病时连曹操都亲自守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攸,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才人辈出,但却有这样一对叔侄,共侍曹操,且侄子比叔叔大六岁,叔叔献计献策不得善终,被曹操逼迫至死,侄子一生以“愚昧”处事,获得连连称赞,这一对叔侄便是:荀彧与荀攸。这一时期谋士虽多,但是笔者最为喜欢的便是荀攸,荀攸此人的处事之道,不仅在当时保全自身,更给后来人一些启示。他是一个怎样

  • 为什么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会最喜欢宋朝?宋朝到底有什么魅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宋朝,野史秘闻

    据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汤因比喜欢的是唐朝。不管他到底喜欢哪个朝代,都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宋时代虽然相隔不远,但差异是巨大的。如果说唐朝是一个巍峨挺立威风凛凛的铁血将军,那么宋朝就是个肤色白皙一袭长衫的柔弱书生。宋朝创造了

  •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

  • 明朝人口大约有两亿左右,清朝又是如何征服整个明朝疆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女真铁骑在多尔衮的带领下闯入山海关占领北京的时候,几乎全体满洲人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多尔衮不管别人怎么说,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其实他心中也没什么底,他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人口大约两亿左右,女真部落

  • 日本投降的背景是什么 日本当时面临什么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中国,日本投降,战争,战史风云

    日本投降是宣告着中国与日本持续了七年战争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无条件投降。而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是有优势的,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同意无条件投降呢?日本投降背景是什么呢?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告投降的?以下见分晓。日本投降的背景是什么

  • 明朝灭亡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朝代,可以纵观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明朝始终没有向别人割地赔款,没有向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更没有向异国进行贡奉。明朝人是有骨气的一代人,不管是皇帝,还是下面的平民百姓。明朝只有战死的皇帝,始终没有被俘虏的皇帝。这样的一个骨气铮铮朝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灭亡了,却还有后人

  • 刘肥封地广势力强,为何认妹妹为干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肥,汉朝,野史秘闻

    刘肥是刘邦娶吕雉为妻之前的私生子,因为非吕后所生,所以刘肥虽然是刘邦诸子中最年长,但却不是嫡子,无法继任帝位。不过刘邦对这个私生子还是不错的,立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余座城,凡是说齐语的百姓都归属齐王。在众多的汉家刘氏封国中,齐王刘肥是地盘最大、势力最强、子孙极为繁盛的一支王族,史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

  •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在位时长有多久?因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李存勖,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勇猛善战,与其父李克用一样,在勇武方面,甚至超过了其父李克用。李克用死前,拿出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让李存勖灭掉后梁,后来,李存勖果然灭掉了后梁,并建立后唐,成为后唐开国皇帝

  • 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那么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朝,行省制,文史百科

    自元行省始,行省三司督抚的高层督政区体制较稳定地确立了下来。然而,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究竟如何?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