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会最喜欢宋朝?宋朝到底有什么魅力?

为什么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会最喜欢宋朝?宋朝到底有什么魅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51 更新时间:2024/1/20 14:10:49

据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汤因比喜欢的是唐朝。不管他到底喜欢哪个朝代,都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宋时代虽然相隔不远,但差异是巨大的。如果说唐朝是一个巍峨挺立威风凛凛的铁血将军,那么宋朝就是个肤色白皙一袭长衫的柔弱书生。

宋朝创造了绚丽的文化,但也饱受异族欺凌,连自己的两个皇帝都被金人捉了去,关在“井”里做了“井底之蛙”。这个王朝后来又被赶到了长江以南偏安一隅,北宋一夕之间成了南宋,其小皇帝最后在崖山蹈海而死,彻底玩完。反正宋朝混得挺窝囊。

不仅是汤因比说宋朝是文化繁荣的最好的时代,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基本上一直认为,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在文化上是登峰造极的时代。陈寅恪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北大历史学家邓广铭更是认为,宋代文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么宋朝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汤因比魂牵梦绕呢。想必汤因比也是个文艺青年。因为,整个宋朝就是文艺青年的黄金时代。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一碑,要求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所以,宋朝知识分子的地位很高,罕有文人因触犯天颜而人头落地的故事,顶多流放到蛮荒偏远但山清水秀的地方了事。在这一点上,苏东坡就很自在,他一直在抗争,一直被流放。他在杭州、苏州、徐州等好多地方都干过,混得不好的时候,顶多给弄到天涯海角,吃荔枝看美女,何其快哉。

总之,宋朝的文人,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在这种环境下,文人们填词谱曲开Party,勾栏青楼拥歌女,不亦乐乎。“诗言志,词言情”,于是,开端于唐末、五代的词,由于具有长于抒情、配合音乐歌唱的特点,在宋朝就自然而然兴盛起来。

无论是金刚怒目的豪放派摇滚,还是杏花烟雨的婉约派情歌,在宋朝都有大批的粉丝。最美妙的是,如果你填得一手好词,再谱曲请个著名歌女演唱的话,估计你就可以免费在青楼流连忘返几个月,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就是最好的榜样,以至于此君辞世,歌女相送,十里长亭泣涕涟涟。那场面,悲凉中透着香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在军事上极为孱弱、在疆域上并不广大的宋朝,发展处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呢?

首先是我上文说过的,宋朝的统治者高度重视,让文人进一步进入了政治朝堂。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优待的态度,文人地位的空前的提高,文人们没有了说错话就被砍头的忧虑,自然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第二,理学的兴起。儒家学说到了唐朝已经陷入了绝境。经过魏晋玄学的兴起和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在唐朝的大行其道,原来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学说,已经呈现出日暮西山的态势。儒家学说亟待改革。于是就应运而生了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等哲学家,他们吸收了传统儒家、佛教等思想,创立了理学,这是对儒家学说的全新改造,是儒家走向哲学化、思辨化的开始。

第三,宋朝不仅消除了文人的焦虑,更是进一步打开了文人参政的大门。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其实还不成熟,到了宋朝才更加完备起来。唐朝的科举考试,其实还有门第的限制,你是高门大族,你就比别人更有可能考上进士。而宋朝,在科举考试上,实施了糊卷制度,无论你是谁,是贵族还是贫民,一律平等,靠分数说话,像欧阳修范仲淹这样的出身寒苦的人,照样可以登堂入室。

第四,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录取的进士人数突飞猛进。

第五,造纸术的发明,很显然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六,也是我们上文所说,宋朝文人的言论自由的空间空前扩大。没有实行像后世的元明清那样的文字狱等文化专制制度。

标签: 宋朝宋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

  • 明朝人口大约有两亿左右,清朝又是如何征服整个明朝疆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女真铁骑在多尔衮的带领下闯入山海关占领北京的时候,几乎全体满洲人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多尔衮不管别人怎么说,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其实他心中也没什么底,他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人口大约两亿左右,女真部落

  • 日本投降的背景是什么 日本当时面临什么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中国,日本投降,战争,战史风云

    日本投降是宣告着中国与日本持续了七年战争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无条件投降。而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是有优势的,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同意无条件投降呢?日本投降背景是什么呢?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告投降的?以下见分晓。日本投降的背景是什么

  • 明朝灭亡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朝代,可以纵观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明朝始终没有向别人割地赔款,没有向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更没有向异国进行贡奉。明朝人是有骨气的一代人,不管是皇帝,还是下面的平民百姓。明朝只有战死的皇帝,始终没有被俘虏的皇帝。这样的一个骨气铮铮朝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灭亡了,却还有后人

  • 刘肥封地广势力强,为何认妹妹为干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肥,汉朝,野史秘闻

    刘肥是刘邦娶吕雉为妻之前的私生子,因为非吕后所生,所以刘肥虽然是刘邦诸子中最年长,但却不是嫡子,无法继任帝位。不过刘邦对这个私生子还是不错的,立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余座城,凡是说齐语的百姓都归属齐王。在众多的汉家刘氏封国中,齐王刘肥是地盘最大、势力最强、子孙极为繁盛的一支王族,史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

  •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在位时长有多久?因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李存勖,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勇猛善战,与其父李克用一样,在勇武方面,甚至超过了其父李克用。李克用死前,拿出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让李存勖灭掉后梁,后来,李存勖果然灭掉了后梁,并建立后唐,成为后唐开国皇帝

  • 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那么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朝,行省制,文史百科

    自元行省始,行省三司督抚的高层督政区体制较稳定地确立了下来。然而,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究竟如何?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行省制

  • 如果当时德国真的攻入莫斯科,真的能打败苏联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俄国,莫斯科,战史风云

    1941年12月5日,苏联军队在坚守莫斯科两个多月后,开始转入大规模反击,彻底击碎了德国法西斯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二战结束后,苏联一位高官回忆:斯大林当时确信德国人会攻入莫斯科城,所以做好了严密布防、等待西伯利亚援兵到来的打算。为此,10月1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组建了20支战斗小组,负责守卫

  • 清朝是由谁建立的?又是怎么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努尔哈赤,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的开国皇帝是努尔哈赤,只不过和一般大一统王朝所不同的是,努尔哈赤并没有完成这个目标就去世了。这一点和刘邦、李渊甚至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有所不同。所以努尔哈赤在清代虽然非常重要和关键,可是给人的感觉,提起清朝的

  • 雍正继位将八阿哥升官,为何却把八福晋赐死?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要说清朝比较著名的事情,应该就是九子夺嫡了吧?当时康熙的各个阿哥们都非常的有本领,都有成为皇帝的资本,所以为了能够登上皇位,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这九个阿哥当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八和老四之间的斗争了,他们实力相当同样也都得到皇帝的喜爱。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的斗争其实是难分正负的,但最后在康熙驾崩之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