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时候的西岐和朝歌,分别是现如今的什么地方?

古时候的西岐和朝歌,分别是现如今的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20 更新时间:2024/1/24 4:23:43

熟悉《封神演义》的朋友,对西岐与朝歌应该耳熟能详,它们代表着敌对的周商两个王朝。商周朝代更迭,于牧野展开决战,最终周武王完胜,商纣王兵败自焚于朝歌鹿台。

只是随着岁月变迁,昔日商周的政治文化中心,朝歌与西岐早已湮没历史长河,在现代地图上再无踪影。那么它们到底是现在什么地方呢?

西岐即是如今陕西宝鸡市岐县。《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史记》所言古公就是周文王西伯昌的祖父父。

当时戎狄经常骚扰周人,于是古公就率部属迁居岐山。自此岐山成了周人政治文化中心,只因其位于中原地带的西部而被称为西岐。

西伯昌出生后,古公曾预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古公逝后,西伯昌的父亲父凭子贵,继承了古公王位,而后又传位于西伯昌。

西伯昌是周之圣贤,将周地治理得繁荣兴盛,许多部落不堪商纣王暴虐,纷纷投奔西伯昌。商纣王曾忌惮西伯昌威望将其囚禁,只是未禁住周人重金贿赂,不但放虎归山,还赐其代表权力的斧钺之物。

商纣王这记昏招直接给予周人继续扩大地盘良机,更多诸侯与西伯昌联盟,于是西伯昌晚年迁都于丰(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岐山就逐渐没落失去了周人政治中心的位置。

日后岐山再次扬名,皆因商人素来迷信鬼神好占卜,周武王为蛊惑商人,就扬言自己曾在岐山看见了高声名叫的凤凰,于是就有了“凤鸣岐山”故事四处传扬,也很好的起到了离散商人之心的作用。

而与周政权兴起相对则是商朝政治中心朝歌的没落。古朝歌遗址在今河南鹤壁市淇县,据古牧野战场(今河南新乡)只有70公里。《封神演义》中将朝歌写成商朝都城,其实朝歌并非商朝真正都城。

商王朝曾八次迁都,其都城曾有亳,敖,相,邢,庇,奄,殷等地。而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后,历经273年,直至商纣王帝辛灭国皆以殷为都城。

我们皆知殷即如今的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现有殷墟遗址实锤殷确实是商朝末代都城。那为何《封神演义》又将朝歌当作商朝都城呢?

其实考古学家在殷墟考察时,发现了殷墟宫殿区、王陵区以及桓台商城等功能区域,独独未发现殷城墙遗址。而考古学家却在古朝歌遗址发现了巍然壮观的古城墙遗迹。

由此可见殷没有城墙不利于防御敌人,遂商纣王就有可能将殷以北120公里的朝歌,当作防御周人的重城,并在此建造鹿台便于享乐,于是朝歌就成了商朝陪都。《封神演义》将朝歌当成商朝都城,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从地图可以清晰看到殷墟(今河南安阳),以北120公里是朝歌(今河南淇县),再向北70公里就是牧野(今河南新乡)。

《史记》记载“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也就说纣王兵败牧野,一日之内返回朝歌,然后穿上镶有宝石华贵衣服登鹿台投火而亡。

朝代更替岁月沧桑,西岐与朝歌早已在时光中化为烟云,只有陕西岐县与河南鹤壁淇县,至今犹存的古城遗址,仍在无言诉说着昔日跌宕起伏的战争,以及曾经的荣光与辉煌。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鬼的起源和为什么叫“鬼”。西方的鬼和中国的鬼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鬼:一种信息弥留的自然现象。鬼在中国明朝之前并非认为是害人,是吸人阳气的。因为中国对先人是极度尊崇的、膜拜的。在中国古代对待正邪是看他的行为,并不是以为是妖就坏、是仙就好。就像有妖道、邪僧一样。而并不像西方天使就是正义,吸血鬼就是邪恶的。鬼,又称亡灵,传说是死亡之后留下的魂魄,常被认为是死人的幽灵。

  • 商朝时非常盛行鬼神但是为何到了周朝却相对冷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周王朝对于商王朝的亡国原因,专门做过系统性的总结,比如商人喜欢饮酒,传说商纣王就是因为酒林肉池,喝酒误事,再加上沉迷女色才亡的国,所以周人对于酒很是忌讳,据说在周王城,严禁平民生产酒器,严禁日常卖酒,就连家有红白事,也是从宫中买酒,而周天子宫中,也是对酒很克制,酒器多用作礼器。对于鬼神之说同理,商人

  • 中国鬼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由于中国鬼文化的上述突出特点,使得它一经产生,便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社会,鬼文化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俯首可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其作用的主要方面择其要而述之。(一)鬼文化的发展,导致厚葬之风久盛不衰,使得大量财物被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

  • 殷商时期人们为何会信奉鬼神?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人缺乏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恐怖力量敬畏无比,将之以某个具象来命名,称之鬼神,加以膜拜。信奉鬼神,实际来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因为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远不比现在深刻,遇到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他们容易归结为鬼神的作用。同时古代人们信奉鬼神是一般为了祈求更好的生活。

  • 关于夏商祭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年代太久了哦~王室,知道有太牢告庙之说。具体细节么,商人酒风盛行,多是以米酒洗刷牲口,而后烹熟。摆放后由宗法分配,分而食之。再有,商人的祭祀,具有沟通天地、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所以在殷商时,是官制的一大部分。(其实后世也有延续啦,在此不胜合题,略去~)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

  • 文化璀璨的商朝,为何盛行活人祭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之所以会使用活人来祭祀,这主要是为了祭祀祖先以及神仙,这是当初的习惯使然的。毕竟当时的文化还没有开明到一定程度,大部分王室也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时候以活人祭祀的风俗。在商朝当初不仅仅有着以活人祭祀的习俗,还有把活人埋葬来祭祀鬼神的习俗。其实古人之所以会使用活人祭祀,这只是人们通过祭神的活动来祈求神

  • 商代重祭祀,事鬼神的社会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摘要商代的人非常愚昧,对于鬼神非常敬畏,尽全力给予祭祀。那个时代,奴隶主眼中,奴隶只是活着的动物,可以随意处死。所以,讨论历史不能脱离时代。在那个年代,活人祭祀并不稀奇,全世界都有,只是有的多,有的少。在商代“敬事鬼神”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商代社会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贵族子弟,

  • 商代祭祀中的“翌”祭,具体是一种什么祭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据此可知,祭祀在古代被看成是国家的大事之一。祭祀,本来指子孙后代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纪念死去祖先的一种宗教活动。由于我国从夏王朝开始就实行王权世袭制。这样,在家天下的夏、商、周乃至后来的封建时代,祭祀活动也就成为国家的重大事情之一。祭祀行为的思想基

  • 商代的祭祀舞表现形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据史料记载,商朝最重要的祭祀乐舞是《桑林》,它是商裔祭祀其玄鸟图腾和先批简狄的乐舞。我国古书《左传》记有一个故事:公元前641年,商王室后裔宋襄公在楚丘为晋侯举行盛大的宴会,晋侯提出要看宋国祖先的传统乐舞《桑林》。商代的“傩”亦作“驱傩”、“大傩”,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

  • 祭祀的传统是从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祭祖的重要性仅次于祭天。《史记。礼书》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祭祀这个社会习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