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合肥包公祠蜡像馆有哪些故事

合肥包公祠蜡像馆有哪些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98 更新时间:2024/1/24 19:51:01

包公祠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将相”、“道德传家”。包公祠正门的门楼并不显赫,青砖黑瓦,飞檐翘角,就像代一户普通人家,平淡而朴实,只是门前凸起的石鼓,门楣上“包孝肃公祠”五个金字,彰显着包公曾经的地位。这“孝肃”二字,是宋仁宗赐给他的谥号,是对他身前美德的嘉奖。他是一个孝子,父母身体欠安,他便在前端水送药,极尽孝道,一度弃官不做。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故此井名为“廉泉”。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崇敬之情。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过年你家乡都有哪些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我来说俩句[心]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心]走亲访友[心]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过团圆年,[心]儿孙满堂热闹无比[心]一家人团团圆圆[心]过个欢乐愉快的开心年[心]祝各位好友,身体健康[心]万事如意[心]新年吉祥[心]心想事成[心]财源滚滚[心]指的是东北乡下,进入腊月杀年猪,扫棚(除陈)尘,赶年集,办年货,

  • 刚正廉洁的包公的事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仁宗皇二年(1250年),包拯向皇上上书,条陈七件事,其中四件直指皇帝。一应了解下情,二应区分忠奸,三是明辨是非,四是荡去疑心。否则君暗则臣蔽,奸小当道,国事将日坏;另外三件事则说的是臣,应重用能臣,罢斥庸才,政治运作,吏治第一。没有好的官员,政治则不可能清明,反而会:“若任而不择,择而不精,非止于

  •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

  • 关于包拯的三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

  • 湖北的抗战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林英灿(18981939),字子文。湖北黄岗人。曾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少将参谋长等职。1936年奉令率部驻防海南琼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请缨上阵,杀敌报国,在海南,加紧修筑工事,整训部队,充分利用海南地形与热带气候,多次打退日军偷袭进攻,并

  • 关于包拯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包拯)转

  • 过年最应该传承的中华民俗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过年最应该传承的中华民俗文化是人升职增岁加薪的好时好事大节文化除夕大年快要到了,可是不少人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意思,年长的怕老,年轻的嫌累,年幼的天天吃好的,不知年饭味;当官的不敢收礼,群众分不到乱发的过年钱,还得多开支;人们从千里路上赶回家过年,却不知过年为了啥……有的索性躲年,有的连对联都不换不贴,

  • 关于合肥包河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城东南的旧城墙外侧,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风景区内还建有包公祠和包公墓,更使这一名胜古迹流芳百世,万民敬仰。明嘉靖年间,在包公幼年读书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

  • 求解有关于"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相会在江上的湖北、四川两地客人,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四川客人不相信,于是两人相约第二天早上去看个究竟。他们第二天一大早来到黄鹤楼脚下,不想山上有雾,真的看不到楼顶,四川客人又惊奇又折服。从此黄鹤楼

  • 你过年回家能不能拍摄几张家乡最有代表性的春节美食,并分享一下这些美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番薯花妈妈的手作,儿时的味道,不变的年味,满满的回忆……在小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过年,年前一个多月趁大太阳时,就开始做番薯花喽。把我们给开心的,因为过年的时候就有小零食吃啦,脆脆的香香的微甜,一口咬下去那声音、那滋味……把番薯清洗干净,放锅中煮熟去皮,再拿一个大盆子,加入糯米粉和适量的面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