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巧断牛舌案,体现包拯为官机智。2、不持一砚归,体现包拯为官清廉。3、出使契丹,体现包拯的巧言善辩。4、坐镇开封府,体现包拯为官刚正严峻。5、律己诫子,体现包拯的克己奉公。
更多文章
湖北的抗战英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林英灿(18981939),字子文。湖北黄岗人。曾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少将参谋长等职。1936年奉令率部驻防海南琼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请缨上阵,杀敌报国,在海南,加紧修筑工事,整训部队,充分利用海南地形与热带气候,多次打退日军偷袭进攻,并
关于包拯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包拯)转
过年最应该传承的中华民俗文化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过年最应该传承的中华民俗文化是人升职增岁加薪的好时好事大节文化除夕大年快要到了,可是不少人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意思,年长的怕老,年轻的嫌累,年幼的天天吃好的,不知年饭味;当官的不敢收礼,群众分不到乱发的过年钱,还得多开支;人们从千里路上赶回家过年,却不知过年为了啥……有的索性躲年,有的连对联都不换不贴,
关于合肥包河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在城东南的旧城墙外侧,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风景区内还建有包公祠和包公墓,更使这一名胜古迹流芳百世,万民敬仰。明嘉靖年间,在包公幼年读书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
求解有关于"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相会在江上的湖北、四川两地客人,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四川客人不相信,于是两人相约第二天早上去看个究竟。他们第二天一大早来到黄鹤楼脚下,不想山上有雾,真的看不到楼顶,四川客人又惊奇又折服。从此黄鹤楼
你过年回家能不能拍摄几张家乡最有代表性的春节美食,并分享一下这些美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番薯花妈妈的手作,儿时的味道,不变的年味,满满的回忆……在小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过年,年前一个多月趁大太阳时,就开始做番薯花喽。把我们给开心的,因为过年的时候就有小零食吃啦,脆脆的香香的微甜,一口咬下去那声音、那滋味……把番薯清洗干净,放锅中煮熟去皮,再拿一个大盆子,加入糯米粉和适量的面粉,再
关于包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
“不为奸邪所利”出自那篇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论贵粟疏〔西汉〕晁错不为奸邪所利[38]圣王在上[3],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4],织而衣之也[5],为开其资财之道也[6]。故尧、禹有九年之水[7],汤有七年之旱[8],而国亡捐瘠者[9],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10]。今海内为一[11],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12],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
包拯判案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
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关于过年的这首习俗民谣你还记得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记得小时候,到了腊月,就要开始杀年猪了!当时在老家农村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童谣:“小孩小孩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