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届时,将有包括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在内的3700多项活动同步展开。”在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道。
曲艺周将首现非遗项目“大满贯”
6月9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在遗产日前后,文化和旅游部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年全国有3700多项非遗活动,比去年的活动增加了近一半,可以说覆盖了非遗的十大门类,几乎所有国家级项目都会在遗产日出现。”王晨阳将今年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比喻为“大比武、大交流”。
了解到,作为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将于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市举办。根据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127个大项,涉及193个保护单位,共有151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这次,127个大项的曲艺类国家级项目将全部参加展演。这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的集中会演。”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介绍。
据悉,除在剧院、文化中心等演艺场所进行表演展示,6月8日至11日,活动将组织非遗曲艺小分队,分两批赴天津市16个区的社区(村)、企业、校园、军营、公共场所等开展百场演出讲座活动,推动曲艺进基层,促进全民共享。、
此外,遗产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央电视台、国家图书馆将共同推出非遗公开课,结合专家讲授、非遗展演、嘉宾体验,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非遗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