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端午节要绑五彩线

为什么端午节要绑五彩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4/1/26 11:41:35

端午节要绑五彩线有不同的解释:

1、有人认为五彩线象征着五彩的生活,更给孩子们一个五彩的童年。而更深刻的解释是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2、同时,五种颜色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护佑孩子健康长寿茁壮成长。

另外,有的孩子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戴上五彩线后,想将五彩线摘掉,而这时大人往往会告诉孩子不能随便丢弃。这是因为摘掉五彩线的时间是有讲究的,要等到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才可以将五彩线扔到水里,以便让邪恶、烦恼、忧愁伴随着雨水流走,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扩展资料:

早在东汉时期,学者应劭撰写的《风物通》便记载了五彩绳的习俗,“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不可否认,端午节是一个意蕴独特的节日,既有热烈奔放的一面,也有凝重端庄的一面。划龙舟的热闹与祭祀屈原的凝重,使这一节日意蕴丰满,价值、影响不可低估。

因此,端午节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为全民所共享;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中就有不同寻常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包粽子绣荷包系五彩线端午习俗你知几个

人民网-我们无处安放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传统习俗面临缩水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赛龙舟源于打捞屈原。还有吃粽子、做香包,源于投粽子入河好让鱼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投香包入河为保持屈原的尸体不发臭。这些是老夫小时侯听老人们传下来的,今我老了,有责任再传下去让后人们也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怎么看张云雷喜提非遗在身边活动的最佳传播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张云雷收获非遗活动在身边的最佳传播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毫无悬念。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观点。首先张云雷本身是相声演员,做的就是传播传承的工作,有这个条件,他7岁学艺,京评梆曲样样精通,连郭德刚都说他是太平歌词老艺术家,同时他也是三弦名师胡子义的弟子,是名符其实的名师弟子,而快板坠子八角鼓等等更是随手捻来,

  • 安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三大工程,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我省文

  •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

  •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宝库的灿烂瑰宝。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书上为我们讲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

  • “卧薪尝胆”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发生在我国历史上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

  • 24孝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二十四孝:一、恣蚊饱血,二、扼虎救父,三、哭竹生笋,四、尝粪忧心,五、弃官寻母,六、涤亲溺器,七、扇枕温衾,八、拾葚异器,九、涌泉跃鲤,十、闻雷泣墓,十一、乳姑不怠,十二、卧冰求鲤,十三、戏彩娱亲,十四、卖身葬父,十五、刻木事亲,十六、行佣供母,十七、怀橘遗亲,十八、埋儿奉母,十九、孝感动天,二十、

  • 蹴鞠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蹴鞠,古代的意思是踢皮革制成的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踢足球。属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游戏,据说最早开始于战国时期,后来成为街头艺人的谋生技艺之一。也有人据此考证,说中国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6年7月,经

  • 我要《家乡的春节》600字作文,急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家乡的春节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

  • 中国有哪些古城?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城一、云南丽江古城二、晋中市平遥古城三南充市阆中古城四、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五、大理古城六、凤凰古城七、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八、兴城古城九、广元市昭化古城十、惠安崇武古城每座古城都有它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去品味去学习,去铭记!浙江是我过南方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境内有号称“上有

  • 家乡的春节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