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二次元”匠人走红!72岁的他,是如何收获粉百万的?

“老二次元”匠人走红!72岁的他,是如何收获粉百万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92 更新时间:2024/2/6 4:25:42

前些日子央视采访了一位72岁的木雕匠人,这位老人在许多平台就已经拥有百万粉丝,很多网友好奇这位传统手艺人是如在网络上走红并收获百万粉丝关注的呢?

热爱木雕,技艺精湛,雕出年轻人喜爱的二次元“灵魂手办”这位72岁的卢爷爷,自称二十七八的小卢,热爱木雕,潜心钻研,在遇到年轻人伟后,开始合作拍视频,雕刻年轻人耳熟能详的二次元角色,收获了一种青少年粉丝。以往木雕这类传统技艺总是离年轻人比较远,仿佛总是束之高阁,没有那么“接地气”,因为中国传统的木雕图案山水花鸟,龙凤瑞兽等等,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有些许“不搭边”。但卢爷爷的木雕作品却能做到创新的同时栩栩如生,比如古风美男,火拳艾斯,六道鸣人等等大家热爱的动漫角色,让大家感受卢爷爷高超的木雕技艺和与众不同的手办。所以卢爷爷能收获一大批年轻人粉丝。

和年轻人阿伟协同创作,创新中国传统木雕技艺自媒体想要“做大做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事!即使网红那么多,靠做自媒体发家的人那么多,我们也只是看到小部分“幸存者”享受胜利的果实,而大多数经营不下去的自媒体创业者最终还是放弃了网红之梦。年轻人阿伟最初就是想要通过发掘传统手艺人,并制作视频创业。但前前后后他也选择了很多四五十岁的木雕匠人,他们大都不愿意上镜,或者不愿意接受创新雕刻所谓的二次元角色,觉得这样做,多少有些违背自己学习传统手艺的初衷。但其实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细节,其实无论是雕刻名贵画作,花鸟风景还是年轻人热爱的二次元人物,展现出来的都是中国人高超的木雕技艺,获得的都是大家对匠人手艺的赞赏和对中国传统手艺的钦佩。卢爷爷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选择和年轻人阿伟合作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让大家了解、熟知并爱上中国的传统手艺——木雕。

年轻人对非遗等传统手艺的喜爱和追捧而卢爷爷之所以能获得百万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传统手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年来,虽然中国传统手艺面临失传的危机,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投身到传统手艺的传承工作上来。比如15岁开始学习锔瓷的90后“新匠人”华,目前已经修复了上千件瓷器;30岁的廊坊小伙从小学习花丝镶嵌技术,通过运营网店的形式接收来自天南地北的订单;90后研究生姚兰创建苏绣设计工作室,把油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与传统刺绣针法结合在一起,实现苏绣的创新和发展等等。这无一不体现年轻人对传统手艺的热爱。正因如此,卢爷爷的自媒体账号才能收获这么多粉丝的关注和追捧,甚至还有不少粉丝立志学习木雕呢!

时代和科技虽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老一辈留下的高超技艺都是宝贵的人类财富,像卢爷爷这样的民间匠人其实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赢得了网友的关注,更赢得了一群热爱传统手艺的忠实粉丝!

这位老人是靠自己精湛的手艺结合现在流行的拍摄手法,收获了百万粉丝。视频小编也有去仔细观看,一个采访老爷爷的视频也很爆火,视频的开头老爷爷和一个27岁的摄影师(阿伟)约好了一起进行拍摄,老爷爷口头上答应了他。但是依然迟到了很久,其实是因为老爷爷在打牌想要把牌打完在来进行拍摄。视频中72岁的老爷爷看起来非的精神,也非常的乐观,说着他们自己的家乡话,让人感觉十分的亲切。开头的视频,和27岁的摄影师他们之间互相嫌弃,老爷爷嫌弃阿伟比较磨磨唧唧,阿伟嫌弃老爷爷老是迟到不遵守约定。就是这两个像爷俩又不像爷俩的两个人,等到真正开始拍摄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有意思。阿伟说,老爷爷连五个字的台词都不愿意去背,五个字都要来来回回的拍摄好多遍。也就是这样互相嫌弃的爷俩,把这样一种传统的手艺木雕展示在大众的眼前。老爷爷开始工作的时候,真的非常认真,也可能是天赋异禀。老爷爷雕刻的《大圣归来》中的大圣形象简直是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样。包括孙悟空胳膊的线条,背部的肌肉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该突出的地方突出,该缓慢的时候缓慢。连孙悟空的金箍棒也是被雕刻的非常精致,金箍棒的头部有一些纹路也是被雕刻的非常的好看。看到这个作品小编感觉到非常的震撼。一开始觉得是在炒作,一个传统的手艺人而已,怎么会那么快的吸收那么多的粉丝。等真正了解了以后会发现,这两个默契的配合,老爷爷精湛的手艺加上小伙子精妙的拍摄手法,幽默搞笑的需要才会让他们在一夜之间收粉无数。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广东女子剪纸剪出3.7米古代嫁衣走红网络,这名非遗传承人的手有多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广东有一名女子通过剪纸剪了一件嫁衣的事情,在网络上大为流传。这个嫁衣全长三点七米,从这个数据我们就知道并不是那么的容易能做到的。但是,这个年轻的女子却徒手剪了出来。剪纸本来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文化,但是在当当今的社会,却这门手艺却失传了。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很多人都已经不会甚至不了解这门手艺。但是这名

  • 用面塑捏游戏人物的男子走红,他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为何要传承传统手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小伙用面塑这项传统工艺制作游戏人物的故事走红网络,这个年轻小伙子将传统面塑工艺加上现代游戏人物,这无疑是一次十分创新的工艺传承。传统工艺现今流失严重,很多国家手工文化瑰宝都因为无人传承而逐渐被人遗忘,而这个小伙用双手创造出现今年轻人喜欢的游戏人物面塑,这不仅是一个传统面塑工艺传承的最佳典范,更代表着

  • 简述你对湖湘文化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

  • 家乡的春节1200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家乡的春节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

  • 苏州非遗传承人在3厘米橄榄核上雕刻南湖红船,他的手艺有多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苏州非遗传承人,能够在3厘米长的橄榄核上雕刻南湖红船,这样一项技艺,仿佛让我看到了古时候雕刻家再现。这种曾经在课本中学习过的奇特技艺,现如今生活中再现,很想一睹这位非遗传承人,所雕刻的工艺品。工艺品雕琢师傅,在我们生活中不难找到,可能够在3厘米长橄榄核上,雕琢一艘小船,这样的匠人师傅,必然是万中选一

  • 第五届安徽民间杂技艺术节开幕,这是在哪个小镇举办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第五届安徽民间杂技艺术节开幕,是在安徽临泉县长官杂技小镇举办。安徽临泉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被赋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同时也被称为中国杂技之乡,第五届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举办时间是2020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在长官杂技小镇举办,长官杂技小镇通过前两年的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执行,

  • 崇明糕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崇明糕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旧时农民向灶神的祈福食品。古时候,在崇明岛的中部,常年因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年成不好。有一年年关,有位由江南北嫁崇明岛的年轻媳妇,按照江南娘家“廿四夜”要进行祭灶的习俗,动员四邻乡亲在年关到来之前,采用米粉加糖、红枣、赤豆等辅料蒸成一种又糯又甜又香的点心进行祭灶神。说来

  • 老手艺人的故事2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老手艺人1.手艺是个古老的传承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手艺人,凭手艺吃饭。还是喜欢那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手艺人的最好的归宿。喜欢看老电影,黄土地,青石板街,人潮拥挤的背街小巷,路边的小摊,修自行车的,修鞋的,铁匠铺子打铁的,杂耍的,唱戏的,吹唢呐的,配钥匙的,裁缝,

  • 未雨绸缪的生活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在考试之前准备好复习的资料;在上司批评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未雨绸缪[wèiyǔchóumóu]【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出自】:《诗经豳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清无名氏《官场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5项。1、江南丝竹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