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以忠义著称,考其事迹主要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云长挂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云长义释曹操等回。忠好理解,忠于刘备。义,应该既指桃园之义,又有曹操待他的深情厚意(如果只是前者,那么关云长义释曹操岂不是不忠不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关羽的忠义,前几件事做的没话说,但以关云长义释曹操结合其后来的行为,对关羽的忠义就要打个问号了。诸位皆熟读三国,华容道之时,关羽并不知道孔明欲放曹操,此时他面前有两个选择:1,舍义取忠,以刘备大业为重,绝情断义,拿下曹操。2,舍忠取义,以往日情谊为重,甘冒大罪,放走曹操。关羽选了后者,无疑他是个重情之人,但这就等于忠义吗?让我们看看他和徐晃的对比,可能对忠义会有新的理解。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言未毕,忽报徐晃兵至。公令备马。平谏曰:“父体未痊,不可与敌。”公曰:“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遂披挂提刀上马,奋然而出。魏军见之,无不惊惧。公勒马问曰:“徐公明安在?”魏营门旗开处,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几个要点:关羽认为:1、徐晃与吾有旧,见面相劝彼应退,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2、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故不应该数穷吾儿。3、徐晃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乃忘恩负义,令自己难以接受和相信。故有公明何出此言之问4、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徐晃的观点他不能接受,更不能忍受故人挥刀相向,故大怒,亦挥刀迎之。请问徐晃哪里做错了???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公私分明,不敢以私废公,真将军也。反观关羽,行事不以国事为先,一切以私交为重,以己度人,想当然的认为徐晃和自己想法一致,自然对徐晃的行为难以接受和理解。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究竟谁才称的上是忠义,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有人说这是关羽心软重情,正如前面所讲,我承认他是个有情有谊的人,但情谊不能等同于义,更不等同于忠义。这种情谊拿来混江湖很适用,某某很讲意气就是这样的,但这始终不是大义。什么是忠义:国事为重,私情为轻。什么是大义,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大义灭亲,古来有之,以三国人物来看,当得起忠义二字的一是徐晃,当之无愧,前文表过,不再赘述,一是赵云,凡事都以刘备大业为先,个人始终是最后一位的,长坂救主,贵阳拒婚,力阻伐吴,北伐拒赏,桩桩件件,哪件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国事为重,私事为轻。两下比较,高下立判。此外,关羽侮辱孙权,导致孙刘矛盾激化,荆州失守,不顾大局,要与马超比武,不甘与老将同列,不受官职,都是他率性而为,不顾大局的体现。有人又要说了,那怎么不让赵云,徐晃去当武圣,这就要涉及历史问题了,有历史上地位不高的原因,有个人相貌不及关二爷威武的问题(个人观点,汗),最主要的是统治阶级的需要问题,搞个这么大义的武圣,人人都是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那他清朝的江山还怎么坐(据说当年的武圣候选人还有岳飞,抗金英雄,铁定落选。)说到底,关二爷被他们抬起来就是用来麻痹群众的。这里偏离演义了,就不多说了。当然,有人说率性而为,至情至性,也是好啊,当然就一个人来说,这也是个好人,但能用这样的人来当所谓的民族魂,万人景仰的楷模吗?恐怕不行吧.关羽人品不坏,我认为当兄弟绝对可靠,但三国忠义第一,我觉得他当不起。
更多文章
历史上的空城计,真的是司马懿故意配合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空城计”出自小说家之笔。就三国故事整体而言,“空城计”的经典计谋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诸葛亮运用“空城计”惊退了司马懿,不但使诸葛亮免遭被擒,也使司马懿能巩固自己的位置,为今后夺取魏国政权创造机会,可谓是双赢的妙计。为何上演“空城计”《三国演义》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司马懿故意放走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司马懿真的没有看透空城计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不但通晓兵法,善于排兵布阵,而且还能未卜先知,呼风唤雨,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由于诸葛亮坚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被后人誉为忠诚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然而就是这位无往不胜的军事家,因为用错了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而不得不上演
杨震暮夜却金 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给故事换个题目 解释字的意义 故人知君 知()何谓无知 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
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在琴声和沉默中完成了一次怎样的生死交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空城计这一桥段的创作真是充满了智慧,把诸葛与司马的战场较量转换为心理斗争,斗智、斗勇、斗耐力、斗胆量、斗见识、斗思想、境界,看谁心理素质好,看谁胆识高。司马懿可辨别的是琴声里面的真伪,其他均为假象。考验诸葛亮的是大胆、沉着、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稳操瑶琴而心不乱。司马懿可谓诸葛亮的知音,料定
我看不懂这些小故事 谁来帮我解说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第一个应该好理解吧,前一部分是讲述一个女孩的不幸经历,然后通过一个牌友说这个男的影响了社会风气而终结,那个尴尬的笑真是对这个社会极大的讽刺。第二个就是在说,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做事多少上,更与得到的回报轻重无关,我们不应把生命方在对虚幻东西的追逐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寓理故事阳光明媚的一天,小牛和小鸭
历史上,空城计除了诸葛亮这个,还有哪些呢,最后结果都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彭老总在西安高调空城,马继援傻傻分不清,最终错失夺回西安的良机。彭老总在西安的这出空城记唱得非常绝妙,在近代战争史中也非常出名,绝对算得上是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也说明了彭老总绝对是一个有勇善谋的战神。彭老总但其实在我军中远不止彭老总使用过空城计,像贺帅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桑植领导开展土地革命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古人为了注解“人尽可夫”,特地聘请了一个“形象代言人”,不,是“形象代言鸟”鸨。据传,这种鸟有个奇怪的特性,只有雌性没有雄性。你可能哑然失笑,没有雄性怎么繁衍?难不成雌雄同体?雌雄同体只在低等的软体动物和植物中出现,鸟类还没听说过有这种情况,那么大鸨究竟靠什么繁衍呢?借种!古人发现,大鸨是相当的开放
乘人之危的典故,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示例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梁鹄的属官苏正和却不畏强霸,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非忠也,梁鹄果然来与他商议处置苏正和的事。盖勋打比方规劝梁鹄说,是不仁的行为。”之后。盖勋听了断然拒绝说:危险,灾难,并且建议他乘此机会,当上了郡太守的
历史上有哪些空城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空城计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种计策。要说它的使用,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罗贯中的名著《三国演义》中。小说中,诸葛亮城门大开,并在城墙之上安然自若地弹琴。向来小心谨慎、缜密细思的司马懿不由得心里犹豫起来,诸葛亮的琴声越舒缓,司马懿的心弦越紧。撤退!司马懿自己把自己吓得差点尿出来了。其实,这个情节来源于西晋
中国52个非遗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52个非遗为:中国52个非遗为:世界文化遗产(36项):1。明清皇宫。2。秦始皇陵。3。敦煌莫高窟。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5。长城。6。武当山古建筑群。7。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8。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9。曲阜孔府、孔庙、孔林。10。庐山国家公园。11。平遥古城。12。苏州古典园林。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