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关诗经中的文化知识?

有关诗经中的文化知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54 更新时间:2024/1/24 7:08:00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①。(一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②。(二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③。(三章)①传:“姝,美色也。俟,待也。”朱熹曰:“静者,闲雅之意。城隅,幽僻之处。不见者,期而不至也。”马瑞辰曰:“《说文》:‘隅,陬也。’《广雅》:‘陬,角。’是城隅即城角也。”“诗人盖设为与女相约之词。”按城角较城垣高且厚,故其下僻静,宜为期会之所也。②娈,毛传曰“美色”;炜,“赤貌”。③毛传:“荑,茅之始生也。”郑笺:“洵,信也:茅,絮白之物也。”朱熹曰:“牧,外野也。归,亦贻也。”“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静女》是一首很美的诗,意思并不深,却最有风人之致。但是因为诗里有了城隅,有了彤管,解诗者便附会出后宫,牵缠出女史,引申出许多与诗毫不相干的故事。如果把历来解释《静女》的意见裒为一编,题作“《静女》外传”,或者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序称:“《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朱熹反序,曰:“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吕祖谦遵序,曰:“此诗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故述古贤君贤妃之相与。”林岜的说法则颇含幽默:“自其邪者而观之,则此诗皆相悦慕之辞也。自其正者而观之,则此诗乃礼法之意也。”明人韦调鼎说:“此民间男女相赠之辞。序以为刺时,欧阳公谓当时之人皆可刺,于本文尚有间矣。毛郑泥‘静’字,又不解‘彤管’之意,强附为宫壶女史之说。张横渠、吕东莱又曲为之解,皆以辞害意矣。郑、卫男女相谑之诗颇多,而拘拘指为刺其君上,何异痴人说梦也。”比后来清人的许多说法倒还明白得多。关于《静女》的纷争一直持续着,“彤管”的文章且越做越大。不过借用清人蒋绍宗的所谓“读诗知柄”,则可以认为《静女》之“诗柄”不在“贻我彤管”,却在“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写男女之情,自无疑义,却不必牵扯“女史”,也不必指为“民间”。后世所谓的“民间”与先秦之“民间”并非一个概念,或者干脆说,先秦尚不存在后世所说的那样一个“民间”。“曰‘静女’者,亦其人私相爱慕之辞耳”(刘始兴),适如《召南野有死庸》之称“吉士”。“爱而不见”之“爱”,或援三家诗,以为是“荽”的假借字,即训作“隐蔽”,但诗中似乎没有这样的曲折。《小雅隰桑》“心乎爱矣,暇不谓矣”,可以为此句作注。焦琳曰:“下云‘不见’,为待之尤久,而下二章追数从前之事,为更久更久。”“待之久而不至,爰想其相约之时也。”“彤管既静女所贻,则贻之之时,必有其言语,必有其笑貌,此亦明明易知者耳,然则此章所谓‘美’,即所谓‘娈’也,即贻彤管时之言语笑貌之情态也。”“待之久而不至,又想其最初始见相与通情之事也,当日游行郊外,适见伊人,在己尚未敢轻狂,在彼若早已会意,茅荑俯拾,于以将之,甚非始念之所敢望者,而竟如愿以相偿,故曰‘洵美且异’也,今茅荑虽枯,不忍弃置,悦怿女美,彤管同珍,夫岂真荑之为美哉,以美人之贻,自有以异于他荑耳。”这一番串讲,虽稍稍嫌它把诗作成了“传奇”,毕竟不乖情理。而马瑞辰以为诗乃“设为与女相约之词”,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意见。其实实中见虚不妨说是《风》诗中情爱之什的一个十分显明的特色,它因此一面是质实,一面又是空灵。李商隐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在梦中”,此间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意思,不过若化用其意,那么正好可以说,《诗》总是有本领把微生的人间乐,全作得一如襄王之梦中。说它是臻于生活与艺术的统一,那是后人总结出来的理论,而在当时,恐怕只是诗情的流泻。惟其如此,才更觉得这平朴与自然达到的完美,真是不可企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领土面积有多少啊商朝领土面积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大约在公元前1579年,夏所属部落首领成汤灭夏,定都河南商丘,建国号商。商君武丁扩土四方,占领湖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区,面积扩大到一百万平方公里。商朝的末代君王是纣王。纣王扰民太甚,天下人反。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商所属部落首领姬发灭商,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周,史称西周。姬发大封诸侯。周朝初

  • 茶文化对现代人饮食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茶文化不能与喝茶混为一谈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

  • 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影响整个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历史几千年,在这几千年里积淀的饮食文化也是意义深远。从现代这个角度看,中国人现在吃东西也开始讲究的营养,但是个人觉得更要重视健康。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可以从一下几点来弘扬:第一、观念的弘扬,中国人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家乡菜在一个人一生中都会影响深远,对于饮食也追求的是原汁原味的家乡

  • 饮食文化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对什么的作用?(转)饮食文化对餐饮有什么指导作用,一篇文章可以参考:中国饮食文化的时代主题与中国餐饮业全新经营理念一、中国大众餐饮的积蕴和中国餐饮业的历史局限中国是人类文明史上文字记载“饭店”出现的最早的国家,也是都市餐饮业曾经最发达的国家。这种都市餐饮的兴旺繁荣,自汉唐以下,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都是

  • 饮食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饮食文化影响到了像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这样的周边。饮食文化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有个屁影响,从来没有人因为吃甜吃咸而发动战争。倒是不少人因为拜神而打个头破血流。我们应先全面了解一下街头食品的概况:1、街头

  • 传统饮食文化对厉行节约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节减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传统饮食文化倡导人们要节约食物,以表示尊重这个节日以及培养自己的道德。当然,无论什么时候也要节约粮食哦!

  •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

  • 周朝取代商朝是进步还是退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是进步啊,肯定是进步,顺应历史的潮流,朝代的递更是进步的。一般认为周人起于北狄,定居于鄂尔多斯一代,由于当地气候逐渐变冷,周人迁居到渭水流域。周人比商朝更早得到完善的战车技术,因而更顺利地完成了又一次完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周朝为了长久的统治,比商朝做了更多的改良。商朝虽然发明了分封制,但三千多个小国

  • 素食在当代饮食文化的作用 ?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的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称为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包括动物油、动物胶。世界各国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义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义者可食用蜂蜜、奶类和蛋类,有些则否。素食,表现出了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吃素,除了能获

  • 什么是人文色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人文主义特点:1以人反对神,反对神性神权。2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4主张统一,反对封建格局。就这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分三块,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封建文学,所以啊,人文主义肯定是没有封建色彩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