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仁宗盛世,国库是空虚的,是什么支撑经济那么繁华?

北宋仁宗盛世,国库是空虚的,是什么支撑经济那么繁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1/24 10:28:19

谢小蜜邀

邵伯温生活于北宋末年,在他的笔下,仁宗死后京师百姓号恸,“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甚至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妇和辽国皇帝听到仁宗的死讯也哭泣不已,“如丧考妣者欤!”

邵伯温关于辽道宗耶律洪基哭奠仁宗的记载不见于其它史料,真实性可疑,没有疑问的是邵伯温对仁宗推崇备至的态度。但邵伯温在谈起仁宗用兵也很“仁”时无意中透露了一个实情:

本朝唯真宗咸平、景德间为盛,时北虏通和,兵革不用,家给人足。以洛中言之,民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谓之棚车鼓笛。仁宗天圣、明道初尚如此,至宝元、康定间,元昊叛,西方用兵,天下稍多事,无复有此风矣。~《邵氏闻见前录》卷三

北宋真正称得上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就只是在真宗咸平、景德年间。这个结论与后世严谨学者对宋代经济所作的结论是符合的

真宗并不擅长治理国家,他不过是继承了他爹和大伯的大笔优质遗产。《两宋财政史》把北宋自国初至仁宗去世的经济状况分为三个阶段,太祖、太宗时期为上升阶段;真宗咸平、景德年间为全盛阶段;仁宗朝为危机初现阶段。

当然,宋朝财政状况不理想的锅也不能由仁宗一个人背。景德之役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为了掩盖军事未败外交败的耻辱,真宗请来天尊显灵,屡降天书,之后高调封禅、大兴土木广建宫观,真宗搞迷信掏空了国库

仁宗即位后的前十年是由刘娥主政,明道二年三月刘娥去世,仁宗亲政。我们从仁宗亲政后初期、中期、末期三个时间段的时人评议来大致了解一下仁宗朝财政及民生状况。实际上这三个时间刚好避开了仁宗朝最窘迫的宋夏战争期和被契丹敲诈后的河北备战期

明道二年七月,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陈救弊八事,其三就谈到了冗费导致加赋,加赋导致民困,范仲淹说:

天之生物有时,而国家用之无度,天下安得不困!江淮诸路,岁以馈粮,于租税之外,复又入籴……故虽丰年,谷价亦高,官已伤财,民且乏食……

北宋建都汴梁,粮食供应主要依靠江南漕运

江淮除正赋外还要完成和籴任务,据范仲淹估计,每年宋朝以和籴的名义在江淮低价征收大米约二百至三百万石,基本上与正赋持平。这样就导致江淮产粮区保留的粮食数量少价格高,城市平民买不起粮,农民手上无粮可卖

至于造舟之费,并以正税折充。又馈运兵夫,给受赏与,每岁又五、七百万缗。

范仲淹还提到,漕运所需船舶的建造费用和押解运输的士卒、民夫的“脚钱”也是一笔巨大开支,这些费用被折为正税由农民负担。由漕运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是

故郡国之民,卒不暇给;商贾转徙,度岁无还;裨贩之人,淹迟失业;在京榷务,课程日削……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2

庆历八年,距宋夏大规模战争已经过去了六年,距无疾而终的“庆历新政”也已经过去了三年,仁宗再次下手诏要求大臣们拿出办法解决积弊,仁宗在手诏里承认:

“……虽常赋有增,而经用不给。累岁于兹,公私匮乏……”~《长编》卷163

除各种五花八门的杂征外,正赋也有增加,虽然民间被一再搜刮,朝廷依旧穷的一匹

庆历八年十二月,董沔说:[……方端拱、淳化时,祖宗北伐燕、蓟,西讨灵、夏,以至真宗朝,二边未和,用兵数十年,然犹帑藏充实,人民富庶……自西人扰边,国用不足,民力大匮……]~《长编》卷165

太宗朝到真宗澶渊之盟前,宋军与契丹打,与西夏打,但府库充盈,百姓富庶。仁宗朝宝元年间与西夏开战后便露馅了

仁宗朝君臣一再吵吵着要改革,但最终采取的措施却始终是简单粗暴的加税

皇元年,包拯论财赋:[……盖祖宗之世,所输之税,只纳本色。自后用度日广,沿纳并从折变,重率暴敛,日甚一日,何穷之有?……输者已竭,取者未足,则大本安在哉?……方今山泽之利竭矣,征赋之入尽矣!]~《长编》卷167

加税加得包黑子都快气哭了

仁宗去世前一年,年青的司马光出任知谏院,他当时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论财利疏中,司马光说:

[……今日汲汲,专救经费不足……今民既困矣,而仓廪府库又虚……臣恐国家异日之患,不在于他,在于财力屈竭而已。]~《长编》卷196

从本质上来说,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改革派,都认为宋朝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亡国的地步。不同的只是方法,司马光主张节流,王安石主张开源。

嘉七年九月

司马光上疏反对祟释老之教,理由是

[……方今元元贫困,衣食不赡……]

同月司马光还上疏反对仁宗厚葬死去的妃子充媛董氏,理由是

[……今明堂大礼新毕,帑藏空虚,赋敛日滋,元元愁困……]

司马光耿直地认为:就凭一个“穷”字,你仁宗就没有资格搞迷信,也没有资格厚葬你的小老婆

宋代财政收入的基本单位是“贯、石、匹、两、束、围、斤、只、粒、颗、席……”,宋代财政收入的构成有“钱、粮、布、绢、银、柴、草、药、珠、盐……”,宋代年产白银最多不到二十二万两,宋朝朝廷年收入白银最多不到九十万两,而庆历增币后每年岁币和生辰礼物就差不多二十八万两。正因为缺乏白银,宋朝的货币政策才会逐渐演变为铜本位

如果仁宗知道自己会年收入一亿多两白银,估计他睡着了都会笑醒

仁宗时期拥有两宋规模最庞大的军队,据范镇说,至和二年禁、厢军共计125.9万;据王轾《枢庭备检》记载,皇初年军队总数达到140万。

仁宗时期官吏规模持续扩大,据包拯上疏,[“今(皇元年)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长编》卷167]。除官员外,宋朝还要养活拿高薪的宗室和数量极其庞大的吏员。

冗兵、冗官、冗费导致宋朝朝廷财政越来越困难,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加赋就成为必然选项

仁宗朝民间赋敛繁重,由此导致大量农民逃田、弃田,至和二年范镇上疏中谈及民生及财政时感叹:

今田甚旷,民甚稀,赋役甚重,国用甚不足!~《长编》卷179

仁宗没有年入一亿多两白银;仁宗时期民间没有表现出繁华的样子;

除了士大夫们可以广泛讨论财政、实施过短暂的庆历新政、仁宗就只是减省过宫廷开支,但相对庞大的军队和官员队伍,他省的那点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并且朝廷的开支仍在持续增加。也就是说

面对“公私皆匮”的困境,仁宗没有采取过任何有效措施

综上,此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朝代应该是明朝。经济方面由于前期明政府派遣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拓开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东非等地的海上航线,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国家与人民的文化沟通,经济交流,为明朝扩大海上贸易创造条件。15世纪后期,明代中国以私人贸易为特征的海上贸易陆续展开。到16世纪初,中国

  • 先秦时代经济重心在北方,为什么南方还能崛起,楚国、吴国、越国等强权邦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先秦时期,主要是指旧石器时代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一统,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但是作为南方的楚,吴,越等国也依次以霸主的身份登上过历史舞台,丝毫不弱于中原的齐,晋等国,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楚,吴,越三国依托长江流域,且地广人稀,底子本来就不差。中国的

  • 归纳中国古代历朝的政治制度及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廿氏春秋阅2075转12分享收藏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与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2)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

  • 中国由商朝到清朝所主要流通语言是什么语言呢````?当朝汉语是否就是现在的国语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非表音文字,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诗歌的韵律以及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上古汉语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

  • 简述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造型以及纹饰的文化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装饰纹样和铭文是青铜器的两大看点夏商周三代青铜器除了其独特的造型令人震撼,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铭文更是因其丰厚的艺术与文化含量而享誉世界。青铜器最常见的纹样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商周两代的

  • 鹤壁哪里好玩,鹤壁好玩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鹤壁旅游资源丰厚。悠悠淇河,巍巍太行,风景优美、秀丽壮观。浚县、淇县为国家、省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名胜古迹著称。鹤壁好玩的景点云梦山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均途经淇县。北距安阳市58公里,南距郑州市120公里、新乡市42公里。是

  • "积贫积弱"的宋朝为何会成为古代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赵宋王朝,肇起公元960年发生的陈桥兵变。1253年以后蒙古军队陆续南侵,1274年即咸淳十年,年仅35岁的宋度宗去世,长子赵显即位,为宋恭宗。此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延至1276年宋恭宗被元军俘虏,南宋即告灭亡,从960年到1276年,两宋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是唯一超过三百年的封建王

  • 清朝文化有哪些突出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要说清朝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前半段,指的是鸦片战争之前,也就是中国古代阶段,二个是后半段,指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也就是中国近代阶段。清朝对与中国的贡献,主要是领土上的贡献,对于新疆西藏蒙古东北以及台湾地区的实际控制,不至于像历朝历代,中央没落,亡国(族)来打的时候,脱离中央,自立

  • 孔夫子的成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在精神层面的贡献是巨大的。首先,他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带给所有人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他说,每个人交十串干肉就可以来上学。当然,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也是现进的,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其次便是其儒家思想。“礼”“仁”是孔子极为看重的两个方面。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在东周还要维护礼乐制的原因。另外,

  • 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看,宋徽宗都做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可以这么说,宋徽宗如果没有皇帝这个身份,他的文化艺术造诣,诗词可比白居易、书法不亚颜真卿、画技媲美张择端。也就是说,由于皇帝这个的职业耽搁了中国历史上一名优秀的书画名家。宋徽宗热爱文化艺术,倾心于文化艺术,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宋徽宗对文化艺术的贡献。一、宋徽宗有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