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华夏族唯独对东夷态度友善?弓箭是两族共同信仰吗?

为何华夏族唯独对东夷态度友善?弓箭是两族共同信仰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3/2 23:56:48

民族是汉族前身,最早进入农耕明,十亩耕地可以养活上百人,人口、科技、文化的优势,使汉族一直成为中华大地的主体民族。并占据了自然条件最好的中原地区。而四周的少数民族(部落)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并不是蔑称,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起的名字。

“夷”字,从字面看,是一个“人”背着“弓”,说明东方的民族(部落)他们是以渔猎为生的,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养活几个人,加之受渔猎条件限制,生存空间很小,人口数量非少,根本对中原地区的汉族构不成威胁。

“蛮”字,从字面看,带有“虫”字,说明南方的民族(部落)是以采集野果昆虫为生的,十平方公里土地只能养活十几个人,而且受气候、资源的限制,也只能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人口也非常少,也对汉族构不成威胁。

“狄”字,是“火”旁一只“犬”,这正是北方游牧民族(部落)的特征,畜牧业十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养活几十人,加之北方地域辽阔,所以北方一直都对中原的汉族构成威胁。

“戎”字带有一个“戈”字,戈就是兵器,说明西方的民族(部落)就是强盗,是靠掠夺为生的,自然也就对中原的汉民族构成威胁。

纵观中国历史,战事基本都发生在西方北方,所以边关“塞防”也都在西方和北方。也正因为如此,忽略了东方的“海防”,在近代史上,让西方强盗有机可乘,改道东方,从海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问大家一个问题,都说我们是华夏子孙,华是中华,夏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华夏,是约8000多年前的古中原人的自称。华夏文明滋养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无数代人,所以我们也自称华夏子孙。“华夏”二字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又来源于何处,我们根据史载来推理推理。“华”、“夏”两字在上古时期是通用的,古籍中“华”和“夏”都代表中原地方,先秦典籍中也用“诸夏”,或者“诸华”,意思一样。如《

  • 赤峰在历史上属于哪个朝代?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赤峰市今属内蒙古地区,是内蒙古的九个地级市之一。那么赤峰自古以来都经历了哪些朝代或者部落的管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从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说起。夏朝时候赤峰地区已经形成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但是没有文献或者出土文物来佐证。后发展到商朝,公元前13世纪左右,那时候赤峰地

  • 商代文物又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

  • 春秋战国时期有东北人吗,东北人来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时期有东北人吗?有啊,不仅仅是有,而且春秋战国就是由一帮子东北人领导的一场群雄大战。其实这样的问题无非是对东北人的一种轻蔑,在很多人的眼里,从古至今东北就是蛮荒之地,认为上古时期东北没有多少灿烂的历史,在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春秋战国不仅仅有东北人,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完

  • 商朝的成语有多少个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酒池肉林[jiǔchíròulín]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炎帝,皇帝,夏、商、西周时期: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少康中兴偷梁换柱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烽火戏诸侯倒戈相向周公吐

  • 良渚玉器作为史前玉器的高峰,并没有得到传承,远不及红山玉对后世影响,您赞同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题主提的这问答,反应了收藏探索的真实性,历史悠久往往遗存的古迹少,被人们认知的真实少,历史相对短的,遗存的古迹多,认知的多,红山文化自从出了那条c龙,又出了玉猪龙什么的,玉猪龙广州的古玩城、店丶地摊到处都有,以我的感觉好象不太老,好象红山古迹也不太多,也不是很精美,网上藏友说良渚文化玉器很

  • 红山文化遗址考古证实了传说中女娲的存在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问题先要梳理伏羲、女娲母题到底属于上古时期的哪个文化系统?必须先对关于伏羲女娲的史料进行考订,然后结合考古情况,做审慎的推测。基本上,红山文化与伏羲女娲是有一定关联的。如下:一、伏羲女娲题材的梳理历史上有几次民俗文化的爆发期,第一次是战国中后期,第二次是西汉,第三次是唐宋转折期间,第四次是明清时

  • 怎么看待古朝鲜神话中的桓国、倍达国和檀君王朝?为什么朝鲜老祖先会跟熊扯上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比如突厥人原来是鲜卑人的锻奴(即专门打铁的奴隶,blacksmith)。我们华夏族也有许多类似传说,比如女娲和伏羲。小时候,村子里的老奶奶讲,女娲时候,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她觉得孤独了,然后就拿黄土捏了许多小人儿,拿在太阳下面晒干。晒干之后,女娲吹上一口仙气,这些泥人儿就变成

  • 形容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源广流长源:源头2113;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源深流长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526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源头;流4102: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年深日久深:远。形容时间久远1653年深岁久深:远,长久。形容时间久远年深月久深:长久。指时间久

  • 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第20位商王迁都至殷后,为何商朝又不再迁都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夏后面,经历五百年历史的商是我国历史的第二个王朝,商王朝很不怕麻烦,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都城。它存在世上五百多年,就进行了5次的迁都。到最后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才没有再折腾。是什么原因才使得商朝不再迁都呢?当时商朝建国到第20位商王,盘庚,当时都城在奄,后来迁到殷。就相当于现在的从山东移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