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岁的故事是什么

岁的故事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72 更新时间:2024/1/24 11:34:02

压岁钱的故事到了春节,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得到大人们给的红包,俗称“压岁钱”“过年钱”。古代过年的时候大人们用红绳串起来一百枚铜钱,发给小孩子们希望他们长命百岁,又因为“岁”与“祟”谐音,能镇压鬼怪,也是给小孩子让他们用来贿赂鬼怪的,以化凶为吉,平安度过来年,所以称“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清代诗人在《压岁钱》的诗中描述过。由于铜钱红绳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后来逐步用纸币和红包来取代,就成了现在大家熟悉的红包。现在的红包既包括压岁钱的红包又包括公司发送的福利红包和用于答谢别人给的红包。发放“红包”是我们过春节的一种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好运、吉祥。一般是长辈发送给没有结婚的未成年人,里面的钱多少都可以,一般带6,60元、66元、166元等等,但是当着长辈的面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行为。还有的家长在除夕夜偷偷放在孩子枕头底下,在新年第一天让孩子有个惊喜,开心一年。故事一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神仙变的。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故事二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便有“压惊钱”。据史载,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不再增长岁数,寓意长寿。压岁钱的历史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艺术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1.莫扎特的故事: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 有没有山西的网友,说说你的家乡特色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我就是山西晋南人。这里的特色有很多,比如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放烟花,过了十二点,街道上就有人抢放头花。正月十五闹元宵,看灯展,猜灯谜等等。夏天清凉爽口的食物蛮多的。按照我的情况,我是小懒蛋一枚,又喜欢自己制作美食的话,其中最简单的大概是---拍黄瓜[胡瓜]![左上]黄瓜、白醋、盐、糖、(辣椒)[左上]

  • 玩出名堂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1、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小时候最喜欢收集矿物贝壳和各种昆虫经常到野外采集动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创立了进化论一本书惊动了全世界为,下一代人打下了基础。2、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脱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居传来的波动,他记下了事实,经过一番实验并虚心请教,得

  • 有多少人的家乡美食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说起我们江苏的非遗美食,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扬州炒饭,仅凭如此简单的食材,也能烹制出精美绝伦的美味,秉承了淮扬菜平中出奇,怪中出雅的特点。扬州炒饭选用上好的籼米和新鲜的鸡蛋,加之优质的火腿。调料只用油和盐两种,味道鲜美的诀窍在于用湖虾籽、干贝、鸡汤等熬制而成的虾子令,靠大火频炒,让米粒松散有度

  • 你对刚生完孩子的孕妇有什么建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生孩子真的太损耗身体了,生完两胎,我感觉自己老了5岁不止!血泪教训给姐妹们总结两点建议:母婴最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坐月子辟谣。两次顺产,生完孩子都像一个大妈!两次都有撕裂伤!两次都得了乳腺炎!两次乳头都被咬破!还好,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坐月子没有抑郁。下面我把我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希望刚生完孩子的你也

  •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年”在民间是有悠久的历史的。过年泛指过阴历年(农历年),这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之时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在家里贴门神、贴对联、挂年画、贴窗花、包饺子、做年糕、挂彩灯、放鞭炮。典故:传说中“年”是一种独角猛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它就会出来掠食人畜,人们为了驱赶它,就在除夕之夜用红色桃木

  • 蹴鞠在汉武帝时期就流行起来了,为何蹴鞠没能成为现代足球?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国足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我们踢不好足球,但我们国家确实曾经是足球之乡,早在汉武帝时期,足球的前身蹴鞠就十分流行,在后面的朝代蹴鞠更是大火。唐朝的时候,就连地位低下的女子也可以参入到蹴鞠运动中来。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们的足球技术应该非常好才是,但是明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都限制人们玩蹴鞠,导致蹴鞠慢慢失传

  • 蹴鞠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蹴鞠的来历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

  • 我爱我的家乡湖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话说:“地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说的就是我的家乡-湖北。湖北在“公鸡地图”上它属于心脏的部分,从地形上可以看出,湖北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湖北的天气春夏秋冬特别分明。春天到了,广场上冰雪融化了,雪水流成了一条“长龙”,草地变绿了,种子也从土缝里探出了小脑袋,那天空多么晴朗啊!夏天湖北很爱下雨,植物正

  • 湖北有哪些非遗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湖北的非遗文化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等。1、民间文学湖北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项目有董永传说、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炎帝神农传说、伍家沟民间故事、黄鹤楼传说、黑暗传等。2、传统音乐湖北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有武当山宫观道乐、枝江民间吹打乐、宜昌丝竹、兴山民歌、薅草锣鼓、老河口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