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合浦珠还"出自于哪里?"合浦珠还"含义详解

成语"合浦珠还"出自于哪里?"合浦珠还"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46 更新时间:2024/1/18 4:56:33

还不知道:成语“合浦珠还”出自于哪里?成语“合浦珠还”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合浦珠还】故事的主人公:

孟尝,字伯周,东汉官吏。初仕郡吏,后举茂才。历任县令、合浦太守。

【合浦珠还】是什么意思?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合浦珠还】出自哪里?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合浦珠还】词语辨析:

【合浦珠还读音】:hépǔzhūhuán

【合浦珠还的近义词】:物归原主、失而复得、原璧归赵。

【合浦珠还的反义词】:不翼而飞。

【合浦珠还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合浦珠还】典故: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

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yīyànghúlu【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成语故事】: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宋太祖对于一些办文告和

  • 成语"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刻舟求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刻舟求剑【拼音】:kèzhōuqiújiàn【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 成语"天之骄子"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之骄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之骄子【拼音】:tiānzhījiāozǐ【解释】: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成语故事】: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

  • 成语"亦步亦趋"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亦步亦趋【拼音】:yìbùyìqū【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成语故事】:春秋时,孔子的学生颜回对老师十分崇拜,事事追随摹仿,连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腔调,都要学孔子的样子。有一回,颜回对孔子说:“老师慢步

  • 关于曲高和寡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曲高和寡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引申意: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

  • 历史文化探索:周公吐哺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周公吐哺,成语,自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那么典故周公吐哺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

  • 成语"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马革裹尸”?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马革裹尸【拼音】:mǎgéguǒshī【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成语故事】: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 成语"首鼠两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首鼠两端”?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首鼠两端【拼音】:shǒushǔliǎngduān【解释】: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

  • 成语"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抱残守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抱残守缺【拼音】:bàocánshǒuquē【解释】: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