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呢?

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09 更新时间:2024/1/19 4:59:58

还不知道: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拼音】:yīyànghúlu

【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成语故事】:

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太祖对于一些办写文章的臣子,包括他这个翰林学士在内,都不太重视,他就太祖请求调离翰林院。太祖听了,笑着说:“这种官很难做,只能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我看,你还是继续做下去吧!”陶谷听到太祖这么说,心中很不舒服,就在翰林院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来抒发他自己的牢骚。诗的原句是这样的:“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后来,宋太祖见了这首诗,就格外的不喜欢他了,将他藏,始终没有重用。从此,这句“依样葫芦”就被人用来比喻处理事情的时候,只会模仿别人,没有丝毫改革的新意。

虽然,新的事物需要旧的来做参考,但是主要应该改造旧的,创造新的,才容易有进步,才能更好,如果只依照旧的一模一样的去做,那有什么意思呢?就像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对于别人的成就,只能参考,主要的还是应该创造出新的东西;如果只照着人家的东西,毫不改进的去做,那就成了“依样葫芦”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刻舟求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刻舟求剑【拼音】:kèzhōuqiújiàn【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 成语"天之骄子"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之骄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之骄子【拼音】:tiānzhījiāozǐ【解释】: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成语故事】: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

  • 成语"亦步亦趋"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亦步亦趋【拼音】:yìbùyìqū【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成语故事】:春秋时,孔子的学生颜回对老师十分崇拜,事事追随摹仿,连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腔调,都要学孔子的样子。有一回,颜回对孔子说:“老师慢步

  • 关于曲高和寡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曲高和寡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引申意: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

  • 历史文化探索:周公吐哺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周公吐哺,成语,自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那么典故周公吐哺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

  • 成语"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马革裹尸”?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马革裹尸【拼音】:mǎgéguǒshī【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成语故事】: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 成语"首鼠两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首鼠两端”?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首鼠两端【拼音】:shǒushǔliǎngduān【解释】: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

  • 成语"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抱残守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抱残守缺【拼音】:bàocánshǒuquē【解释】: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

  •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知彼知己”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ībǐzhījǐ【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成语故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