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下里巴人"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下里巴人"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86 更新时间:2024/1/15 12:30:04

【成语】:下里巴人

【拼音】:xiàlǐbārén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学艺术。

【成语故事】:

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宋玉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歌唱。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有好几千人跟着唱。后来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谐的最高级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远大,行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况正是这样啊!”

楚王听了宋玉这番狡辩,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浅近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常在一起对比地使用。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近水楼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近水楼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近水楼台【拼音】:jìnshuǐlóutái【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成语故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任杭州知州时,身边任职的很多官

  • 历史文化探索:道合志同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道合志同,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hézhìtóng,意思是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出自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登基以后,对他才高八斗的弟弟曹植一直心存疑忌,总要加以限制和暗算。先是由监国使者诬告曹植

  • 成语"肝肠寸断"出自于哪里?背后有着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肝肠寸断”,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很多时候,肝肠寸断这个词我们只用它的形容意,毕竟字面意义太过血腥残忍,想都不敢想。但是,中国的成语基本上每一个都会有一个故事来历,再用简短的四个字总结一下。那么,这个看似惨不忍睹的成语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是什么

  • 成语"引狼入室"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引狼入室”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引狼入室”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后来,牧羊人

  • 成语"言犹在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言犹在耳”?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言犹在耳【拼音】:yányóuzàiěr【解释】: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成语故事】:公元前620年,晋国君襄公去世,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准备继承国君

  • 成语"寸木岑楼"出自于哪里?"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寸木岑楼”出自于哪里?“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寸木岑楼】故事的主人公: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寸木岑楼】是什么意

  • 成语"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庸人自扰"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庸人自扰”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庸人自扰】故事的主人公:陆象先(665年——736年),唐朝宰相,尚书左丞陆元方之子。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

  • 成语"困兽犹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困兽犹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困兽犹斗【拼音】:kùnshòuyóudòu【解释】: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成语故事】:“困兽犹斗”这则成语的困兽是被围困的野兽;犹是还。比喻在绝境中的失败者还要

  • 成语"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马首是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马首是瞻【拼音】:mǎshǒushìzhān【解释】: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成语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

  • 成语"众口铄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众口铄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众口铄金【拼音】:zhòngkǒushuòjīn【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成语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