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众口铄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成语"众口铄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1/18 1:58:20

解释成语“众口铄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众口铄金

【拼音】:zhòngkǒushuòjīn

【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成语故事】: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当时担任“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的信任。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共同抗秦。

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忠告,反而偏信谗言,疏远屈原,并秦国妥协。结果连连上了秦国的当,怀王最后终于死在秦国。怀王死后,他的儿子横继位为顷襄王。顷襄王像他父亲一样糊涂,竟把屈原赶出郢都,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沅、湘和洞庭湖一带。

屈原始终热爱他的祖国,在被疏远、遭打击,以至被流放的苦痛年月中,无时不关心着人民的生活,无时不怀念着国都郢都。他写的《九章》等不朽的诗篇,充满了悲愤和热烈的爱国之情。《九章》共包括九篇,其中的《惜诵》,一般都列为第一篇。

《惜诵》,据专家考证,是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谗去职时写的。“惜诵”二字,据说是“不愿随便歌颂”的意思。诗中有一节假托在梦中和大神谈话来表达自己始终不变的忠诚。诗的大意说:“我曾在梦里企图登天,无奈既没有路也找不到船。请大神帮帮忙吧。可是他说,理想虽好实行困难!难道我的理想将永远被认为危险而无法实现?大神说:

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为曩之态也!

大神说的这几句话,大意是说:“对于君王,你可以怀念却不必寄托希望。他身边那群人的嘴连金属都消熔得了,你当初一片天真当然要遭殃。上过当的人总该特别小心了,为什么不能改一改你的直心肠?你想登天偏又放弃了往上爬的梯子,看来你从前的老脾气,还是照样!

这一节中,“惩于羹而吹齑”这一句,就是成语“惩羹吹齑’的来处。羹,就是羹;齑,是捣烂的蒜韭之类。在喝热汤的时候烫了嘴,于是怀着戒心,见了蒜韭之类的凉小菜,也撮口去吹吹它。人在某件事情上受过打击,吃过亏,以后变得过分谨慎和警惕,就叫做“惩羹吹齑”。《唐书·傅奕传》说:“惩沸羹者吹齑,伤弓之鸟惊曲木。”

诗的原中,另一句“众口其铄金”,后来也成为一句成语,即“众口铄金”。这句成语的“众口”却变为舆论的意思,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毁。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千金市骨"是什么意思?"千金市骨"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千金市骨”是什么意思?成语“千金市骨”有什么典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千金市骨】故事的主人公: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平,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称燕昭襄王,简称昭王或襄王。【千金市骨】是什

  • 成语"欣欣向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欣欣向荣”?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欣欣向荣【拼音】:xīnxīnxiàngróng【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成语故事】:陶渊明是古时候的一位大诗人,当过好几

  • 如何理解成语"饮醇自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饮醇自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饮醇自醉【拼音】:yǐnchúnzìzuì【解释】: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成语故事】: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周瑜,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仪表堂堂,容貌美好。他自小与孙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成语"桀犬吠尧"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桀犬吠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桀犬吠尧【拼音】:jiéquǎnfèiyáo【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成语故事】:“桀犬吠尧”由“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战国策·齐策六》)发

  • 成语"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居安思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居安思危【拼音】:jūānsīwēi【解释】: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成语故事】: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

  • 成语"汗流浃背"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汗流浃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汗流浃背【拼音】:hànliújiābèi【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成语故事】: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与人民百姓的事情

  • 成语"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自相矛盾”?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自相矛盾【拼音】:zìxiāngmáodùn【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成语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

  • 历史文化探索:目不窥园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目不窥园,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出自《汉书·董仲舒传》。那么典故目不窥园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目不窥园的主人公-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

  • 历史文化探索:骑鹤上扬州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骑鹤上扬州意思是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出自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那么成语骑鹤上扬州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

  • 成语"相敬如宾"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相敬如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相敬如宾【拼音】:xiāngjìngrúbīn【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回来时路过冀地。他看见路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