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肝肠寸断"出自于哪里?背后有着什么典故?

成语"肝肠寸断"出自于哪里?背后有着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59 更新时间:2024/1/17 6:54:35

成语“肝肠寸断”,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很多时候,肝肠寸断这个词我们只用它的形容意,毕竟字面意义太过血腥残忍,想都不敢想。但是,中国的成语基本上每一个都会有一个故事来历,再用简短的四个字总结一下。那么,这个看似惨不忍睹的成语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是什么时期发生的呢?

比喻伤心到了极点,成语中有一个词叫做肝肠寸断,这个词千万不要乱用,如果你用来形容他人肝肠寸断,同时这个人又恰好知道这个词的来历,你容易挨打。真的。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说的是将近一千七百年前的一段故事,故事发生在三峡地区。当时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大乱世,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大乱,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东晋偏安东南一隅。此时,氐族李氏政权在巴蜀一带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成汉。拿三国时期的时局打比方,成汉相当于蜀汉,东晋相当于东吴,当年西晋就是灭掉蜀汉以后,从水路顺着长江一路向东,与北边而来的陆路军队夹攻东吴,这才将东吴灭掉。如今成汉也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这对东晋来说,无疑是在它的西面方向安排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成汉与东晋北面的任何政权联手,东晋都将重蹈东吴的覆辙。

为了解除西面的威胁,公元346年,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率领大军开始西征。就在桓温的水军路过三峡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军队靠岸休整,忽然发现岸边有一对猿猴母子正在嬉戏打闹,尤其是小猴子,非常活泼可爱。其中一个当兵的就冲上前去,把小猿猴抢到战船上玩(也可能想吃猴子肉,我瞎猜的)。

母猿猴看见孩子被人抢了,发疯了一样向桓温的船队扑了上来,但是船队已经开拔了,母猿来到江边,只能望江兴叹。带着小猿猴的那只战船一路向上游行驶,路上士兵们时不时就拿小猿猴逗乐戏耍。船只走着走着,老是时不时听到岸上传来阵阵啼叫声,开始大伙儿都没注意,后来才发现,原来那只被抢了孩子的母猿在岸上一路跟着战船玩命的追赶,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是它始终没有停下来。终于,在战船靠近岸边的时候,母猿瞅准机会飞扑到了船上。

当兵的都吓了一跳,等到他们回过神来上前瞅那只母猿的时候,却发现它早已气绝身亡。这一路的追赶已经让母猿油尽灯枯,母猿的最后一跃实际上耗尽了它身上的最后一丝气力。

当兵的估计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他们剖开母猿的腹部(我现在肯定他们想吃猴子肉),发现母猿腹内肠子已经断成一节一节的,每一节大概都只有一寸有余。(《世说新语》: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桓温听说这件事以后,既感佩猿猴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对当初抓小猿猴上船的那个当兵的非常恼怒,觉得他简直禽兽不如,叫人把这个家伙赶走了。

后来桓温三战三捷平定了成汉,再后来他成了曹操一样的权臣,开始直接威胁东晋的皇室,这都是后话了。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用“肝肠寸断”这个词来形容伤心到了极点。所以,没事不要说别人伤心欲绝,谁伤心欲绝谁就是猴子。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引狼入室"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引狼入室”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引狼入室”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后来,牧羊人

  • 成语"言犹在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言犹在耳”?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言犹在耳【拼音】:yányóuzàiěr【解释】: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成语故事】:公元前620年,晋国君襄公去世,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准备继承国君

  • 成语"寸木岑楼"出自于哪里?"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寸木岑楼”出自于哪里?“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寸木岑楼】故事的主人公: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寸木岑楼】是什么意

  • 成语"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庸人自扰"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庸人自扰”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庸人自扰】故事的主人公:陆象先(665年——736年),唐朝宰相,尚书左丞陆元方之子。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

  • 成语"困兽犹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困兽犹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困兽犹斗【拼音】:kùnshòuyóudòu【解释】: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成语故事】:“困兽犹斗”这则成语的困兽是被围困的野兽;犹是还。比喻在绝境中的失败者还要

  • 成语"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马首是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马首是瞻【拼音】:mǎshǒushìzhān【解释】: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成语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

  • 成语"众口铄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众口铄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众口铄金【拼音】:zhòngkǒushuòjīn【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成语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

  • 成语"千金市骨"是什么意思?"千金市骨"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千金市骨”是什么意思?成语“千金市骨”有什么典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千金市骨】故事的主人公: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平,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称燕昭襄王,简称昭王或襄王。【千金市骨】是什

  • 成语"欣欣向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欣欣向荣”?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欣欣向荣【拼音】:xīnxīnxiàngróng【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成语故事】:陶渊明是古时候的一位大诗人,当过好几

  • 如何理解成语"饮醇自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饮醇自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饮醇自醉【拼音】:yǐnchúnzìzuì【解释】: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成语故事】: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周瑜,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仪表堂堂,容貌美好。他自小与孙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