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先忧后乐"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先忧后乐"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19 更新时间:2024/1/18 21:41:20

【成语】:先忧后乐

【拼音】:xiānyōuhòulè

【解释】: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成语故事】: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城西闪楼上,下临洞庭湖。它始建于唐朝,到了朝,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因遭到诬陷,被贬谪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了这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先写了岳阳楼的始末规模,接着写被贬放逐的官吏和失意的人的览物之情,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范仲淹写道:“哎!我曾经研究过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态度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为美景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的处境不好而哀伤。他们处在宰相那样的高位,就为自己的百姓忧虑;身处偏僻的江湖之上,就替自己的国君忧虑。这就是说;入朝当官忧虑,退居为民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有欢乐呢?如果有人间他们,他们一定会说:忧虑在天下百姓之先,欢乐在天下百姓之后。啊!除了这种人,我还能和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一窍不通"?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窍不通”?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窍不通【拼音】:yīqiàobùtōng【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成语故事】:纣王,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

  •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唱筹量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唱筹量沙【拼音】:chàngchóuliángshā【解释】: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成语故事】: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督征讨诸

  • 成语"胁肩谄笑"是什么意思?"胁肩谄笑"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胁肩谄笑”是什么意思?“胁肩谄笑”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胁肩谄笑】故事的主人公: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

  • 成语"闻一知十"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闻一知十"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一知十”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闻一知十”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闻一知十】故事的主人公: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典故颜回好学记载,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

  • 成语"鸿鹄之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鸿鹄之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鸿鹄之志【拼音】:hónghúzhīzhì【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是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

  • 儒林外史里鲍文卿为何能够如鱼得水呢?他有哪些不同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外史》一书,“其至精之义,尤在辨别德器”(刘咸炘《小说裁论》)。作者从不像他抨击的势利之徒那样以身份标价格、分高下,而始终是以人品定贤否的,而且由于他对上流社会失望,又特别注重用贱行中的君子风来侧击、反讽那些“君子”队伍中的贱行,于是有了身为戏子,而品德却是上上人物的鲍文卿。常言道:大块一戏场,古

  • 成语"债台高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详解债台高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债台高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是形容欠债很多。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服虔说:周赧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成语故事三千多年以前,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朝代的时候,周朝是十分兴盛的,这就是所谓"大周八百年"。可是传了八百多年

  • 成语"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不求甚解"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不求甚解”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参与【不求甚解】故事的主人公:主人公:陶渊明【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不求甚解】出自哪里?晋·陶潜(陶渊明)《五

  • 成语"手不释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手不释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手不释卷【拼音】:shǒubùshìjuàn【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成语故事】: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

  • 关于田稷退贿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田稷退贿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