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4/1/15 3:16:45

解释成语“皮之不存,将焉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拼音】:pízhībùcún,máojiāngyānfù

【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故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则成语的焉是哪儿;将是要;附是依附。皮都不存在了,毛还附在哪里呢?示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没有了,依附在这基础的东西也无法存在。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春秋时,晋国有一次发生内乱,公夷吾逃到秦国。为了取得秦国对他当国君的支持,夷吾允诺事成之后,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后来,他果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称晋惠公,但没有履行诺言割城。

不久,晋国遭到灾害,粮食歉收,晋惠公秦国商量求购粮食。秦国没有因他背失信而拒绝,仍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料过了一年,秦国也闹饥荒,派人到晋国去求购粮食。晋惠公却幸灾乐祸,不想答应秦国的要求。大夫庆郑联系到以前的事,对晋惠公这样做法不满,气愤地说:“背弃秦国的恩惠,对秦国发生灾害感到高兴,这是不道德的;贪爱自己的东西,不肯救济别人,从而激怒邻国,这对晋国有什么处呢?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要保不住了,怎么还能守卫国家呢。”晋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却说:“早先我们晋国不履行割让五城给秦的诺言,是根本的问题,它导致我们与他们关系的决裂。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而只答应卖粮食给秦国,就好比只有毛而没有皮。现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哪里呢!既然事已如此,不如干脆连粮食也不卖!”

庆郑反对虢射的观点,继续说:“我们要是抛弃诚信而背弃邻国,一且发生祸患,还有谁来救助?失掉救助,就会灭亡。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

虢射坚持自己的观点,说:“现在就是给秦国粮食,也不可能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怨恨,反因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而加强了他们的力量。我的意见还是不卖粮食!”

晋惠公听从了虢射的意见,而不采纳庆郑的建议,拒绝向秦国卖粮。庆郑叹息他这样做,将来一定要后悔。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二年,秦、晋之间发生战争,晋惠公兵败,当了秦国的俘虏。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取而代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取而代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qǔédàizhī【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成语故事】:项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县西)人。他从小死了父亲,

  • 成语"倒持泰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倒持泰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倒持泰阿【拼音】:dàochítàiē【解释】: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成语故事】:“泰阿”是一把宝剑的名称。关于这把宝剑,曾有种种传说。例如《越

  • 如何理解成语"一笔勾销"?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笔勾销【拼音】:yībǐgōuxiāo【解释】: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成语故事】:范仲淹做皇家秘阁校理时,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把宋仁宗当成了傀儡,直言上书奏请太后还政。有人

  • 成语"后来居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后来居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后来居上【拼音】:hòuláijūshàng【解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成语故事】: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

  • 关于雪中送炭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雪中送炭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雪中送炭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雪中送炭,拼音是xuězhōngsòngtàn,意思是指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出自《大雪送炭与芥隐》。那么成语雪中送炭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宋太宗即位后,因其深知创业的艰难,故生活非常俭朴,甚至禁止在皇宫

  • 成语"忠言逆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忠言逆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忠言逆耳”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忠言逆耳”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但见宫室华丽,各处室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越浓

  • 成语"居安思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居安思危"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居安思危”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它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

  • 历史文化探索:举足轻重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举足轻重,拼音是jǔzúqīngzhòng,意思是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出自《后汉书·窦融传》。那么成语举足轻重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窦融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率重

  • 成语"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揠苗助长”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