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15 18:15:47

解释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拼音】:jīnyùqíwài,bàixùqízhōng

【解释】: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成语故事】:

从前,杭州有个卖水果的小贩,善于收藏柑橘一类的鲜果。不论经过严冬还是盛,他保管的水果,颜色仍然像刚摘下来的一样新鲜。所以,尽管他将水果的价格抬高了十倍,买的人还是很多。

明代的基从他那里买了一个柑子,回家切开一看,发现里边的果肉早已变得跟一团棉絮一样。他气极了,怒气冲冲地找到小贩,质问说:“你这样骗人,也太过分了吧!”

小贩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卖水果已经多年了,从没有人来责问过我,您怎么这样不满意呢!世界上骗人的事多了,难道就我一人吗?你也不想想,那些佩着兵符将印的将军,那些穿着蟒袍玉带的臣,骑骏马,坐高堂,一个个好像是国家的栋梁,其实他们真能建功立业吗?这些人哪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为什么你现在不去责问这些人,倒来责问我这个卖柑橘的呢?”这小贩借着卖水果把封建官僚讽刺、痛骂了一顿。那人听后不再作声了。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后来就成了成语。用来比喻那种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或者表面好看却没有实际内容的事物。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枯鱼之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枯鱼之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枯鱼之肆【拼音】:kūyúzhīsì【解释】:枯鱼:干鱼;肆:店铺。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成语故事】:庄子家里很穷,到监河侯那里去借食粮.监河侯说:好的话不过,且等我收得租税之后,再

  • 在甄妃与曹植之间,关于宓妃留枕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宓妃留枕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故

  • 孟光是什么人?历史典故举案齐眉讲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通常是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相处之道,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除了古代四大美女,还有四大丑女,分别是钟无艳、嫫母、阮女和孟光。古代四大丑女虽然貌丑,却都是有德之人,比如孟光。孟光体型肥胖、皮肤偏黑,她长的

  • 赏罚分明语出汉朝《潜夫论·实贡》,关于它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赏罚分明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赏

  • 成语"铁杵磨成针"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铁杵磨成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铁杵磨成针【拼音】:tiěchǔmóchéngzhēn【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成语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

  • 如何理解成语"惟命是从"?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惟命是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惟命是从【拼音】:wéimìngshìcóng【解释】: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

  • 成语"之乎者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之乎者也"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之乎者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īhūzhěyě【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成语故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

  • 成语"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奇货可居"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奇货可居”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参与【奇货可居】故事的主人公:吕不韦(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秦庄襄王子楚(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

  • 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拼音】:péilefūrényòuzhébīng【解释】:赔:蚀本;折:亏损。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成语故事】:公元208年,刘备占领了荆州,力量逐渐壮大。后来,

  • 成语"十面埋伏"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十面埋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十面埋伏【拼音】:shímiànmáifú【解释】: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曾经多次参加战争,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楚军由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