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7 22:04:51

还不知道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成语意思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语出·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成语典故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尚”,他经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

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字念唱到: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解析

俗话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即使道行、造诣已深,仍然需要修炼提高。如果道行的修养到了百尺竿头那样的境地不再前进,那么,虽然了得,却还不是纯真。

即使修到百尺竿头的顶端,仍然不能松劲,绝对不能自满,也绝对不能中辍,继续用心去做,仔细去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满足,从而故步自封,要知道知识的海洋是没有穷尽的,唯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更接近真理的彼岸。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安然无恙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安然无恙,拼音是ānránwúyàng,意思是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出自《战国策·齐策》。那么成语安然无恙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

  • 成语"不遗余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遗余力"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遗余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参与【不遗余力】故事的主人公:主人公:虞卿【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不遗余力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不遗余力】出自哪里?出自《战国策·赵策

  • 《红楼梦》晴雯被撵的背后反映出了什么深意?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红楼梦》晴雯被撵的背后反映出了什么深意?要知道晴雯被撵并不寻常,其被撵的背后,存在着两层深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绣春囊”事件,导致了贾府掀起了一场风波。那个曾经充满着欢快的大观园、那个一直充满着青春王国的净土在这一刻土崩瓦解。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王夫人,因

  • 成语"百闻不如一见"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赵充国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百闻不如一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表示多听不如亲见的可靠。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的出处《汉书·赵充国

  • 成语"无可奈何"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可奈何【拼音】:wúkěnàihé【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成语故事】:汉武帝时,由于统治阶级对内以严酷的手段进行治理,对外又不断地进行扩张,对百姓强征暴敛,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尤其是广大农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起义队伍大的数千

  • 成语"糟糠之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糟糠之妻【拼音】:zāokāngzhīqī【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很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封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刘秀和她谈论了满朝的大臣,想看看她爱慕哪一位,

  • 成语"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求甚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求甚解【拼音】:bùqiúshènjiě【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成语故事】: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很少的农田

  • 成语"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滥竽充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滥竽充数【拼音】:lànyúchōngshù【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

  • 成语"孺子可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孺子可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孺子可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孺子可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rúzǐkějiào【解释】: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成语故事】:“孺子可教”这则成语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

  • 成语"扬扬得意"是什么意思?"扬扬得意"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扬扬得意”是什么意思?“扬扬得意”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扬扬得意】故事的主人公:晏婴、晏婴车夫【扬扬得意】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扬扬得意】出自哪里?《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