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势如破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势如破竹"含义介绍

成语"势如破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势如破竹"含义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24 22:22:25

还不知道成语“势如破竹”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解释成语"忍辱负重"?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忍辱负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忍辱负重【拼音】:rěnrǔfùzhòng【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成语故事】:“忍辱负重”这则成语的忍辱是忍受屈辱;负重是承担重任。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带有赞扬的意思。

  • 成语"鞭长莫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鞭长莫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鞭长莫及【拼音】:biānchángmòjí【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成语故事】:“鞭长莫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意是说,马鞭子虽然长,但是不能打

  • 成语"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投鼠忌器”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南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

  • 成语"生灵涂炭"该如何解释?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生灵涂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生灵涂炭【拼音】:shēnglíngtútàn【解释】: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成语故事】: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琴的国都长安被

  • 如何解释成语"取而代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取而代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取而代之【拼音】:qǔédàizhī【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成语故事】:项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县西)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全靠叔父项梁把

  • 历史文化探索:踌躇满志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踌躇满志,拼音为chóuchúmǎnzhì,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多有褒义。出自《庄子·养生主》。那么成语踌躇满志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时候,有个厨师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有一次,他给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见他

  • 滥竽充数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滥竽充数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个人?房谋杜断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房谋杜断,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指的是哪两个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个人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著名宰相的故事。这两位都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宰相,两个人的合作非常默契,房玄龄善于提出方案,做谋划。而这个杜如晦则是善于判断和做出决定。2、房谋

  • 成语"黄粱美梦"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黄粱美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黄粱美梦【拼音】:huángliángměimèng【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成语故事】:唐朝有个姓卢的读书人,整天都为得不到荣华富贵而苦恼。一次,他在去邯郸的旅店里,遇到了

  • 成语"舍旧谋新"该怎么理解?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舍旧谋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舍旧谋新【拼音】:shějiùmóuxīn【解释】:指弃旧求新。【成语故事】: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