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妄自尊大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妄自尊大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12 更新时间:2024/1/17 12:25:13

妄自尊大,拼音是wàngzìzūndà,形容人过分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此。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那么成语妄自尊大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囚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故事】

马援,字文渊,茂陵人。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帝。当时,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在各路豪强中,公孙述最为强大,他在成都称帝。为此,在陇西一带称霸的隗嚣,派了马援去公孙述处探探情况,以商讨如何能长期地割据一方。马授在隗嚣手下,是个很受器重的将才,他接受使命,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因为公孙述是他的同乡,早年又很熟悉,所以这次去,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叙日说故。

然而事出意外,公孙述听说马援要见他,竟摆出了皇帝的架势,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许多侍卫站在阶前,要马援以见帝王之礼去见他,并且没说上几句话就退朝回宫,派人把马援送回宾馆去了。接着,公孙述又以皇帝的名义,给马援封官,赐马援官眼。对此,马援当然很不愉快,他对手下的人说:“现在天下还在各豪强手中争夺,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大讲排场,自以为强大,有才于的人能留在此与他共同建立功业吗?”马援回到隗嚣处,对隗嚣说;“公孙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看不到天下的广大,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们不如到东方(洛阳)的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后来,马援投靠了光武帝刘秀,在光武帝手下当了一位大将,竭尽全力,帮助光武帝统一天下。最后,公孙述被刘秀打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义无反顾"?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义无反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义无反顾【拼音】:yìwúfǎngù【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成语故事】: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的是写诗作赋。因此汉武帝很赏识

  •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拼音】:táolǐbùyán,xiàzìchéngxī【解释】: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

  • 成语"力不从心"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力不从心”?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力不从心【拼音】:lìbùcóngxīn【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成语故事】:东汉的时候,班超因为明帝的派遣,就率领数十人到西域出使,立下很多的功劳。但是,在西域住了二十七年的班超,年

  • 成语"包藏祸心"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包藏祸心”?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包藏祸心【拼音】:bāocánghuòxīn【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成语故事】:公元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在副手伍举的陪同下带了许多兵马到郑国去迎亲。原

  • 成语"半部论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半部论语"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半部论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半部论语”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bànbùlúnyǔ【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

  • 成语"车载斗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车载斗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车载斗量【拼音】:chēzàidǒuliáng【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成语故事】: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自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即被吴国擒获杀害。刘备和关羽亲同手足

  • 成语"爱屋及乌"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爱屋及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爱屋及乌【拼音】:àiwūjíwū【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成语故事】: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

  • 成语"筚路蓝缕"出自于哪里?"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筚路蓝缕”出自于哪里?“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蓝缕】出自哪里?《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

  • 成语"诟如不闻"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诟如不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诟如不闻【拼音】:gòurúbùwén【解释】: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成语故事】: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彦国,死后谥号文忠,所以后人称他为富文忠公。

  • 如何解释成语"强弩之末"?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强弩之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强弩之末【拼音】:qiángnǔzhīmò【解释】: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成语故事】:韩安国,汉初人,汉武帝时任大臣。有一次,北方的匈奴派人来汉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