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傍人门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傍人门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77 更新时间:2023/12/14 2:30:16

解释成语“傍人门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傍人门户

【拼音】:bàngrénménhù

【解释】: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成语故事】: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

古时候,中国民间有一种风俗:过年时,用两块桃木板写上神仙的名字挂在门旁,以便压邪,这木板称作“桃符”;五月初五那天,将艾蒿扎成人形悬挂门户上方,用来驱赶毒气,称为“艾人”。

有一天,桃符艾人在一家的门上争吵起来。桃符抬头望着艾人骂道:“你这下贱的东西,怎么总是在我的头顶上!”艾人弯下身子说:“你的半截身子已经埋在土里了,还跟我争什么高低呢?”桃符听后,气得火冒三丈,同艾人争吵不休。这时,门神听得实在不耐烦了,出来调解说:“别吵了,我们都是没用的东西,正靠着别人的门户过日子,哪里还有闲工夫闹这种意气呢?”桃符和艾人听了门神的话,羞愧地垂下了头,不再争辩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知难而退"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知难而退”?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知难而退【拼音】:zhīnánértuì【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它们为了争夺

  • 成语"一场春梦"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场春梦【拼音】:yīchǎngchūnmèng【解释】: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成语故事】:宋朝时,有一个学者赵令畤(德麟),著作了一本书,名叫{侯鲭录},这本书是记述前辈文人的事迹,文中有一段说:六十五岁的东坡老人住在儋州昌化时,一次,他背着一个大瓢,在田

  • 老骥伏枥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璞玉浑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璞玉浑金【拼音】:púyùhúnjīn【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成语故事】:“璞玉浑金”这则成语的“璞玉”是未经人工雕琢的玉;“浑金”是没有冶炼过的金子。比喻

  • 如何理解成语"一字千金"?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字千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字千金【拼音】:yīzìqiānjīn【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

  • 历史文化探索:尾生抱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尾生抱柱,拼音是wěishēngbàozhù。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坚守信约。出自《庄子·盗跖》。那么典故尾生抱柱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处】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解释】

  • 成语"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大器晚成”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崔琰很聪明,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人。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

  • 成语"言犹在耳"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言犹在耳【拼音】:yányóuzàiěr【解释】: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成语故事】:公元前620年,晋国君襄公去世,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准备继承国君位。但是晋襄公夫人穆赢不同意,她每天着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闹,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弃嫡子不立而到

  • 成语"映月读书"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映月读书【拼音】:yìngyuèdúshū【解释】: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南朝齐有个名叫江泌的少年,非常爱学习。可是家里很穷,不仅没钱供他读书,还要他养家糊口。白天,他去给人家斫削木鞋底,赚钱维持全家生活。晚上回家后虽然很累,还要读书学习,但家

  • 历史文化探索:妄自尊大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妄自尊大,拼音是wàngzìzūndà,形容人过分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此。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那么成语妄自尊大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处《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囚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