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敝帚自珍"出自于哪里?"敝帚自珍"含义详解

成语"敝帚自珍"出自于哪里?"敝帚自珍"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42 更新时间:2024/1/18 7:20:50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敝帚自珍”出自于哪里?成语“敝帚自珍”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敝帚自珍】故事的主人公:

刘秀(前5年1月——57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

【敝帚自珍】是什么意思?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敝帚自珍】出自哪里?

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敝帚自珍】词语辨析:

【敝帚自珍读音】:bìzhǒuzìzhēn

【敝帚自珍的近义词】:敝帚千金、爱惜羽毛

【敝帚自珍的反义词】:视如敝屣、在所不惜

【敝帚自珍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敝帚自珍】典故: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诚恳尚信,在军事上有谋略,禁止虏掠,争取民心。“敝帚自珍”这个成语,就出自他在都城洛阳所下的一道诏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风格。

公元25年,刘秀经过多年征战,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在这个时候,各地还有许多豪强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其中,一个叫公孙述的,就依仗着四川险要地势,在这里自立为帝,国号“成家”。随着全国的逐渐统一,光武帝数次遣使前去劝公孙述归顺东汉,但公孙述怒而不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朝廷派兵征讨,被述所拒。

次年,刘秀又命大司马吴汉前去讨伐公孙述。吴汉,字子颜,南阳人,是东汉中兴名将,武威将军刘禹为其副将。

面对东汉的强大攻势,公孙述调兵遣将进行抵挡,但节节败退,吴汉连战连胜,逼近成都。此后,双方在广都至成都之间展开殊死搏斗,互有胜负。公孙述更是拿出国库中的全部财货珍奇,招募了5000名敢死之士,鸣鼓挑战,暗地里派遣奇兵,绕到汉军背后进行偷袭。

这年十一月,公孙述亲率数万人,出成都城与吴汉大战。两军连战数日,公孙述兵败逃走,最后被汉军追上,刺穿胸部坠落马下,当夜死去。第二天,公孙述手下见大势已去,弃城投降。汉军副将刘禹率兵浩浩荡荡进入城内,将公孙述的妻子家人全部杀死,并割下公孙述的头颅,派人飞马送往洛阳。与此同时,他还纵兵大掠,四处焚烧。

这一消息传至京城,光武帝刘秀大为震怒,特别下诏谴责刘禹:“这座城池已经投降了,满城老妇、孩子还有数万人,一旦纵兵进行放火乱杀,谁听了都会心酸气愤。通常之人,即使家里有一把破扫帚,也十分珍惜,可你却这样不爱护子民的生命财产!你怎么这样残暴,竟忍心做出如此的行为?”随即,刘秀下诏撤了刘禹的职务,并对主将吴汉也给以严厉批评。

【敝帚自珍文言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敝帚自珍白话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疲于奔命”?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疲于奔命【拼音】:píyúbēnmìng【解释】: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成语故事】:“疲于奔命”这则成语的疲是疲备、劳累;奔命是奉命令奔走。形容忙于奔走而筋

  • 成语"标新立异"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标新立异”?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标新立异【拼音】:biāoxīnlìyì【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成语故事】:标新立异这则成语的意思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

  • 成语"傍人门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傍人门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傍人门户【拼音】:bàngrénménhù【解释】: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成语故事】: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古时候,中国民间有一种风俗:

  • 成语"知难而退"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知难而退”?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知难而退【拼音】:zhīnánértuì【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它们为了争夺

  • 成语"一场春梦"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场春梦【拼音】:yīchǎngchūnmèng【解释】: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成语故事】:宋朝时,有一个学者赵令畤(德麟),著作了一本书,名叫{侯鲭录},这本书是记述前辈文人的事迹,文中有一段说:六十五岁的东坡老人住在儋州昌化时,一次,他背着一个大瓢,在田

  • 老骥伏枥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老骥伏枥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璞玉浑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璞玉浑金【拼音】:púyùhúnjīn【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成语故事】:“璞玉浑金”这则成语的“璞玉”是未经人工雕琢的玉;“浑金”是没有冶炼过的金子。比喻

  • 如何理解成语"一字千金"?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字千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字千金【拼音】:yīzìqiānjīn【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

  • 历史文化探索:尾生抱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尾生抱柱,拼音是wěishēngbàozhù。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坚守信约。出自《庄子·盗跖》。那么典故尾生抱柱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处】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解释】

  • 成语"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大器晚成”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崔琰很聪明,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人。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