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轼与曹子方赏花所作:《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苏轼与曹子方赏花所作:《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29 更新时间:2024/1/16 16:55:32

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苏轼的《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原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苏轼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⑵再用前韵:指用前首《西江月·公子眼花乱发》词韵。曹子方,名辅,曾以文章从东坡游。此词题序,《注坡词》作“真觉府(院)瑞香一本,曹子方不知,以为紫丁香,戏用前韵。”当为东坡原词序文字。

⑶名通:指通晓了花之名称。曹子方误将瑞香花说成是丁香花,故词首有“怪此花枝怨泣”之语。

⑷吴风:指吴地的风物土产。

⑸相如云梦:《注坡词》注云:“马相如为《子虚赋》,而载云梦之饶,故山川土石、草木禽鱼,无不毕究。”然句前有“继取”二字,意在说明“相如云梦”之词语也是误指的。

⑹醉墨:指酒醉时所写出的诗句。

⑺谤花:指曹子方误将珍贵的瑞香花称之为寻的丁香花,则是“谤”(说其坏话)。

⑻情秾(nóng):情感丰富。

白话译文

怪不得这棵花枝怨恨流泪,因为凭你的诗句而把“瑞香”作为“紫丁”的名声扬出去了。你的诗句记吴国的风物土产,继承若司马相如《上林赋》记云梦风物土产的错误。

曹子方醉中提笔写诗,把紫丁香误作瑞香花,而脸上显出了惭愧的颜色。你不必惭愧脸红,我懂得你的情感丰富,恐被这奇香的瑞香花撩动起来。

赏析

上片写瑞香花埋怨曹子方误将丁香花名己,而感到委屈,下笔奇兀,引人入胜:“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珍贵的瑞香花被说成寻常的“紫丁香”,不仅抱怨甚至哭泣,可见事关重大,这就暗喻出瑞香花的不同凡响。“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词人自己也站出来为珍贵的瑞香花鸣不平,甚至直批友人的错误。这是延续了司马相如错把芦橘产生在陕西的谬误。文字全用议论,但却带着袒护瑞香花的浓厚情感写出,诚如沈德潜《说诗啐语》所说:“议论须带情韵以行”,于是,理念浸透了审美情感,令人毫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觉自然流转,淡中有味。

下片反转为友人辩护,章法变新,相反相成,顿成奇趣:“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裱。怕见此花撩动。”接着,词人又为友人解围,替他寻找一时误解的原因。全词自批自答,既指出了曹子方的错误,又为之打出圆场,表现了词人与曹子方的友谊深厚,亲密无间。

此词在颂扬瑞香花之珍贵,却从友人曹子方误称其“紫丁香”写起,从侧面落笔,效果尤见显著。全词直抒胸臆,平易真切,笔法跌宕,体物寄意,可谓素描本色。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杜邮之戮"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杜邮之戮,意思是指忠臣无辜被杀,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讲的是战国秦国忠臣白起被秦王在杜邮赐死。九月天气,秋高气爽。长平之战结束8个月后,白起大病,秦昭襄王派王陵率部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或许是因为王陵的能力不够,王陵进攻屡战屡败,还损失了五名校尉。秦昭襄王很失望。就在这时候,白起病愈了

  • 成语"吴下阿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吴下阿蒙”?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吴下阿蒙【拼音】:wúxiàāméng【解释】: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成语故事】:三国时,据有江东六郡的孙权,手下有位名将叫吕蒙。他身居

  • 成语"披坚执锐"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披坚执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披坚执锐【拼音】:pījiānzhíruì【解释】: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成语故事】:“披坚执锐”这则成语的“坚”是坚固的铠甲;“锐”是锋利的兵器。比喻手执武器,投身战斗。这个成语来

  • 成语"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南辕北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南辕北辙【拼音】:nányuánběizhé【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成语故事】: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

  • 成语" 兵荒马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兵荒马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兵荒马乱【拼音】:bīnghuāngmǎluàn【解释】: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出自《梧桐叶》。【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拼音】:yīréndédào,jīquǎnshēngtiān【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成语故事】:刘安是汉朝的淮南王。传说他很少干正经事,只爱寻求仙丹灵药。他逢人便说:“有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

  • 历史文化探索:游刃有余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游刃有余,意思是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出自《庄子·养生主》。那么典故游刃有余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游刃有余出处《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游刃有余的典故战国时

  • 儒林外史是怎样描写王冕这个人物的,他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儒林外史》开篇第1回为“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这名流便是指王冕。作者完整地叙写了他读书、放牛、学画、拒官、隐居的人生历程,并借他的故事隐括全书大义,展示自己的创作意图。《儒林外史》描写人物,一般都是截取其生活中的某一片断,很少从人物的幼年写起,记叙其一生的事迹。但有两个人物例外,一位是

  • 成语"取而代之"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取而代之"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取而代之”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项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县西)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全靠叔父项梁把他养大成人。项羽少年时,就很聪明,项梁便亲自教他念书、写字,但项羽不愿好好学习;项梁又教

  • 成语"一言九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一言九鼎”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yīyánjiǔdǐng【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