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知彼知己"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知彼知己"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05 更新时间:2024/1/17 22:16:58

【成语】:知彼知己

【拼音】:zhībǐzhījǐ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成语故事】: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字长卿,齐国人。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吴阖庐(一作阖闾,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在读了孙武的兵书以后,对孙武的军事才能很赞赏,便任孙武为将,带领吴军攻破了楚国。孙武积极主张改革图强。他在《兵法》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军事方面的卓越的见解。如《计篇》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他还指出战争的形势千变万化,强调在战略战术上应该“奇正相生”,灵活运用,指挥者应根据敌军形势的变化巧妙决策,以取得胜利。《谋攻篇》里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的大意是说:熟悉自己又熟悉对方的情况,身经百战却不会失败;不熟悉对方而只是熟悉自己的情况,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熟悉对方,又不熟悉自己的情况,每打一仗都必然要失败。由于上述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所以,“知彼知己”成了一句成语被广为运用。只有对主、客观两方面都有透彻的了解,包括作战在内,人们办一切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割席分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割席分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割席分坐【拼音】:gēxífēnzuò【解释】: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成语故事】: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他们的感情很好,不仅在同一个地方读书,而且形影不离。有

  • 成语"柳暗花明"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柳暗花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柳暗花明【拼音】:liǔànhuāmíng【解释】: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成语故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

  • 成语"忠言逆耳"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忠言逆耳【拼音】:zhōngyánnìěr【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成语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但见宫室华丽,各处室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

  • 成语"尸居余气"出自于哪个典故?"尸居余气"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尸居余气”出自于哪个典故?“尸居余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三国魏明帝临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曹芳只有八岁,为了安排身后的国事,他派人急召太尉司马懿返回京都洛阳。司马懿风尘仆仆进宫时,明帝只剩下一口气。这时,大将军曹爽已在床

  • 如何理解成语"一傅众咻"?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傅众咻”?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傅众咻【拼音】:yīfùzhòngxiū【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成语故事】:孟珂,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

  • 成语"蓝田生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蓝田生玉"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蓝田生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蓝田生玉”的意思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蓝田生玉】故事的主人公: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 成语"尸居余气"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尸居余气"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尸居余气”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尸居余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shījūyúqì【解释】: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成语故事】:三国魏明帝临

  • 成语"劳而无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劳而无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劳而无功【拼音】:láoérwúgōng【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成语故事】:孔子作为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

  • 成语"半部论语"出自于哪个典故?"半部论语"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半部论语”出自于哪个典故?“半部论语”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

  • 成语"青梅竹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青梅竹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青梅竹马【拼音】:qīngméizhúmǎ【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成语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