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才占八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才占八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62 更新时间:2024/1/18 1:32:25

如何解释成语“才占八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才占八斗

【拼音】:cáizhānbādǒu

【解释】: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成语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死后谥名谥思,所以又称陈思王。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而且在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见突出。

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曹操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优游的,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但当29岁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到他侄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能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例如南朝梁代的诗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中写道: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虽然似乎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总的说来,他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请看他给曹植下了怎样的评语:

“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这真是个有趣的评语。

称誉作者的学问高,文才好,后来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简称“八斗才”。唐代诗人李商隐有“用尽陈王八斗才”之句。也有人把“八斗之才”和“七步之才”两句成语合并起来,称为“七步八斗”,以形容诗才的敏捷和高超。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闻鸡起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鸡起舞【拼音】:wénjīqǐwǔ【解释】: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成语故事】: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

  • 如何理解成语"万马齐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万马齐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万马齐喑【拼音】:wànmǎqíyīn【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成语故事】: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

  • 历史文化探索:海角天涯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海角天涯,拼音为hǎijiǎotiānyá,意思是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出自《春生》。那么成语海角天涯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

  • 成语"指桑骂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指桑骂槐"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指桑骂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指桑骂槐”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

  • 成语"悬梁刺股"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悬梁刺股”?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悬梁刺股【拼音】:xuánliángcìgǔ【解释】:形容刻苦学习。【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

  • 成语"削足适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削足适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削足适履【拼音】:xuēzúshìlǚ【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一次楚灵

  • 成语"无价之宝"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价之宝【拼音】:wújiàzhībǎo【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有个农夫在耕地时拾到一块圆形的直径约一尺的白色玉石,在夜里闪闪发光。他不知拾到的是玉石,就拿给邻居去看。邻居为了骗取这块玉石,对他说:这是一块不吉利的石头,应该赶快扔掉。农夫把石头扔

  • 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拼音】:bùwèiwǔdǒumǐzhéyāo【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成语故事】:“

  • 成语"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亡羊补牢”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楚顷襄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他一直沉迷于享乐,大臣庄辛因此十分忧虑,便前去劝谏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图享乐的人。如果

  • 成语"无功受禄"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功受禄【拼音】:wúgōngshòulù【解释】: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