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悬梁刺股"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悬梁刺股"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4/1/18 7:08:53

解释成语“悬梁刺股”?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悬梁刺股

【拼音】:xuánliángcì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最终,孙敬成为当时有名的太学生。

这就是孙敬“头悬梁”的故事。

“锥刺股”讲的是苏秦的故事。

战国年间,苏秦家境贫寒,他曾拜当时名学者鬼谷先生为师,学得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经论,就想为国家效力。那时秦惠励精图治,招才。苏秦应前往,献出他的治国安邦大计。秦惠文王未能采用他的计划,他只得快快地回到洛阳。家中父母见儿子没出息,连工作也找不着,直对他叹气,老婆更不用说,坐在纺车上织布,根本不用正眼看他。他饿得难以忍受了,只得厚着脸皮,嫂嫂讨一碗饭吃。嫂嫂对他也没有好脸色,厉声说:“还吃饭哪?连烧饭的柴火都没有了!”苏秦被驳斥得几乎流出泪来。他回到自己房中,仰头兴叹:“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妻不认为他是丈夫,嫂不认为他是小叔子,父母不认为他是儿子,我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夜里读书困倦的时候,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防止瞌睡,血一直流到足踝,当然痛得睡不着觉了。就这样夜以继日的研究,一年就取得了成就。最后,苏秦终于发达了,他在秦国献出一统天下的政略没有获得成功,于是就立刻改变政略,说服山东(太行山之东)六国(齐、楚、韩、赵、魏、燕)联合起来结成了一条“合纵”的战线,共同反抗秦国,不让秦国出潼关一步。因此,苏秦佩带了六国相印,从楚国回赵,仪仗队有几里路那么长,骑兵步卒,执戈持盾,围绕在苏秦座车之旁,车前车后,旌旗蔽天。各国诸侯派来的专使,随节获送,俨如一个国君出巡。当苏秦车驾经过洛阳他的家门时,苏秦的嫂嫂、弟弟、老婆看到这副威仪,吓得俯卧在地,头都不敢抬。以前他们的那副势利小人相现在都无影无踪了。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候立即封他为武安君。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削足适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削足适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削足适履【拼音】:xuēzúshìlǚ【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一次楚灵

  • 成语"无价之宝"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价之宝【拼音】:wújiàzhībǎo【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有个农夫在耕地时拾到一块圆形的直径约一尺的白色玉石,在夜里闪闪发光。他不知拾到的是玉石,就拿给邻居去看。邻居为了骗取这块玉石,对他说:这是一块不吉利的石头,应该赶快扔掉。农夫把石头扔

  • 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拼音】:bùwèiwǔdǒumǐzhéyāo【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成语故事】:“

  • 成语"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亡羊补牢”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楚顷襄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他一直沉迷于享乐,大臣庄辛因此十分忧虑,便前去劝谏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图享乐的人。如果

  • 成语"无功受禄"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功受禄【拼音】:wúgōngshòulù【解释】: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

  • 成语"指鹿为马"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指鹿为马”?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指鹿为马【拼音】:zhǐlùwéimǎ【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成语故事】: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

  • 成语"闻鸡起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闻鸡起舞"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鸡起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闻鸡起舞的故事——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

  • 成语"生花妙笔"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生花妙笔”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生花妙笔”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传说他有一天在油灯下读书写字,一连三个时辰没动地方。后来实在太累了,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还在

  • 成语"势如破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势如破竹”?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势如破竹【拼音】:shìrúpòzhú【解释】: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

  • 成语"数典忘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数典忘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数典忘祖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2、数典忘祖释义典,古代文化典籍,也指古代的礼制和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