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万死不辞"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万死不辞"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4/1/17 9:42:34

【成语】:万死不辞

【拼音】:wànsǐbùcí

【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岳丈畏罪潜逃,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谣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

  • 成语"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卷有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卷有益【拼音】:kāijuànyǒuyì【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成语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很爱读文史一类书籍。他把文学家李昉等人召来,要他们编一部大型辞书。李

  • 成语"刻不容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刻不容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刻不容缓【拼音】:kèbùrónghuǎn【解释】: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成语故事】:铜壶滴漏忆昔时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

  • "只重衣衫不重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拼音】:zhǐzhòngyīshānbùzhòngrén【解释】: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成语故事】:清干嘉年间洛阳孟习欧,字庐陵,工诗善书画,不修边幅,被当时的人称为洛阳才子。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缝处,裁缝正忙于操作,又见他衣着平常,故对他很冷淡。孟习欧见裁缝忙,就说过

  •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河东狮吼”最早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一首古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古诗中有这样的一段: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当然,这首古诗还有很多句,这里就不作说明了。苏东坡的

  • 历史文化探索:寸木岑楼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寸木岑楼,拼音是cùnmùcénlóu,意思是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出自《孟子·告子下》。那么成语寸木岑楼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

  • 风声鹤唳语出《晋书·谢玄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风声鹤唳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风

  • 成语"终南捷径"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终南捷径【拼音】:zhōngnánjiéjìng【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成语故事】: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都城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里,住了几十年。他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绝

  • 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你知道“秦晋之好”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我们都知道有“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就是从秦国和晋国两国之间通婚这件事情上来的,而现如今也用秦晋之好来祝贺结婚的新人,希望他们婚姻美满。但秦晋之好虽然包含着很好的寓意,但历史上的两国之间,从来都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友谊,那即便是世代通婚,秦

  • 成语"方寸已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方寸已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方寸已乱【拼音】:fāngcùnyǐluàn【解释】:心已经乱了。【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因兵败暂时投靠荆州刘表。他听说徐庶很有谋略,便请来做自己的谋士。不久,曹操进攻荆州,刘表病死,刘备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