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过河拆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过河拆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06 更新时间:2024/1/7 19:41:45

过河拆桥,拼音是guòhéchāiqiáo,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自《逵负棘》。那么典故过河拆桥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种制度。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示支持,但反对的很多。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

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又出来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满朝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

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天经地义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天经地义,拼音是tiānjīngdìyì,释义“经”指常规,原则“义”指正理,准则。指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问题。也指理所当然的事。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那么成语天经地义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

  • 成语"秋风过耳"是什么意思?"秋风过耳"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秋风过耳”是什么意思?“秋风过耳”有什么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秋风过耳】故事的主人公: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

  • 成语"东窗事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东窗事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东窗事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民间传说,宋代大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朝,在家里和老婆王氏密谋定计,准备害死民族英雄岳飞。后来秦侩死了,没过多久儿子也死了。王氏请来道士为丈夫和儿子招魂。道士在作法事时,看

  • 木人石心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木人石心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草菅人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草菅人命,拼音是cǎojiānrénmìng。草菅:野草,意思是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出自《汉书·贾谊传》。那么典故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草菅人命出处《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

  • 成语"攀龙附凤"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攀龙附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攀龙附凤【拼音】:pānlóngfùfèng【解释】: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成语故事】:“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

  • 如何理解成语"一发千钧"?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发千钧”?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发千钧【拼音】:yīfàqiānjūn【解释】: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成语故事】: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

  • 成语"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燕雀处堂”出自于哪个典故?“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秦兵大举攻伐赵国,赵国处在危机之中,魏国是赵国近邻,但魏国的大夫们却并不戒备,反而认为形势对他们有利。魏国的国相子顺责问他们有什么根据?他们说:如果秦国打败了赵

  • 成语"决一雌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决一雌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决一雌雄【拼音】:juéyīcíxióng【解释】: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成语故事】:秦末,汉楚争霸,楚王项羽对汉王刘邦提出建议:“天下不安定好多年了,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

  • 如何理解成语"一问三不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问三不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问三不知【拼音】:yīwènsānbùzhī【解释】: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成语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