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草菅人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草菅人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37 更新时间:2023/12/23 21:16:35

草菅人命,拼音是cǎojiānrénmìng。草菅:野草,意思是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出自《汉书·贾谊传》。那么典故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1、草菅人命出处

《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2、草菅人命的典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在做梁怀王太傅(辅导太子的官)时,给汉上了一道名为《治安策》的奏疏,论述了秦王朝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导致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秦王朝崇尚刑罚,提倡以吏为师。秦始皇让宦官赵高做他小儿子胡亥的老师。赵高教的是刑戮之法,不是砍头割鼻,就是灭人三族,胡亥于是嗜杀成性。

秦始皇病故,赵高和丞相李斯帮助胡亥篡专考成为“秦二世”。胡亥担心大臣不服和诸公子与他争位丨輝高。赵高说:“只有用严刑峻法把先帝大臣及诸公子全部消灭,陛下才可以高枕无^:。”胡亥听了赵高之言,将公子十二人戮死于咸阳市,公主十人磔哲,分尸)死于杜(今西安市东南),牵连的人无数。蒙恬蒙毅是秦国著名将领,也被胡亥处死。

秦王朝在关中有宫殿三百余所,关外四百余所,宫妃不可胜数。秦始皇死后,胡亥命后宫无子的宫妃,全部随秦始皇殉葬。建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征调了各地的刑徒、民伕七十万人。为了不使墓内秘密泄露,秦始皇尸体一入墓,胡亥不待工匠出来,就下令封闭墓门,把他们全部活埋在里面。

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李斯、将耳冯劫,鉴于胡亥杀人太多,徭赋繁重,引起百姓造反,上书劝谏胡亥减轻赋役,暂停建造阿房宫。胡亥以忠谏为诽谤,责令办他们的罪。去疾、冯劫自杀,李斯下在狱中,后来也被腰斩于咸阳市。胡亥把朝政交给赵高掌握,自己天天寻欢作乐。有一次,他到上林苑游玩打猎,见一行人进入上林苑,无故地用箭将他们射死。

胡亥视人命如同草芥(“草菅人命”),枉杀无辜,不仅没有巩固秦王朝的统治,相反激化了阶级矛盾。随着陈胜吴广的揭竿起义,秦王朝终于灭亡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贾谊的《治安策》引古讽今,婉转地批评了汉文帝。当时,汉朝功臣绛侯周勃正免相在家,常有河东守尉来巡行。周勃担心被谗害,经常戴盔披甲,命令家人拿着武器与守尉相见。

后来,有人上书诬告,说周勃要造反。汉文帝偏听轻信,命令廷尉将周勃逮捕,关在长安狱中。经过审讯,证明周勃是无罪的,汉文帝将他放了出来,恢复了官爵。汉文帝读了贾谊的《治安策》,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对大臣的处理采取慎重态度,不再滥施刑罚。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攀龙附凤"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攀龙附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攀龙附凤【拼音】:pānlóngfùfèng【解释】: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成语故事】:“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

  • 如何理解成语"一发千钧"?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发千钧”?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发千钧【拼音】:yīfàqiānjūn【解释】: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成语故事】: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

  • 成语"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燕雀处堂”出自于哪个典故?“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秦兵大举攻伐赵国,赵国处在危机之中,魏国是赵国近邻,但魏国的大夫们却并不戒备,反而认为形势对他们有利。魏国的国相子顺责问他们有什么根据?他们说:如果秦国打败了赵

  • 成语"决一雌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决一雌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决一雌雄【拼音】:juéyīcíxióng【解释】: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成语故事】:秦末,汉楚争霸,楚王项羽对汉王刘邦提出建议:“天下不安定好多年了,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

  • 如何理解成语"一问三不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问三不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问三不知【拼音】:yīwènsānbùzhī【解释】: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成语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

  • 成语"不可救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可救药 "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可救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不可救药”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bùkějiùyào【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成语故事】: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骄奢淫

  • 成语"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万马齐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龚自珍27岁中举,11年后才中进土。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为他从小讨厌那些禁锢思想的八股文,不愿写

  •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雷池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所谓的雷池是在哪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不敢越雷池一步出自于《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白话意思就是:庾亮给温峤写信:我更加担心在西边镇守的陶侃

  • 成语"气壮山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气壮山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qìzhuàngshānhé【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成语故事】:北宋末年,解州闻喜县人赵鼎,少年时

  • 红楼梦第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回该如何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红楼梦第三回内容概括:贾雨村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雨村传闻朝廷起复古员,请林如海写信给贾政帮助(自己有此意,却偏要林如海说出,是奸雄之心)。林如海热心帮助,并且说出荣国府的贾母要接黛玉的工作,让贾雨村和黛玉同行。贾雨村有了两个小童,当是林家所赠。贾府接黛玉只要几个老妇人,连牢靠下人都没有,则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