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55 更新时间:2024/1/13 19:42:03

解释成语“摩肩接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摩肩接踵

【拼音】:mójiānjiēzhǒng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故事】:

晏婴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身材矮小,但是头脑敏捷,非机智。

有一次,晏婴出使楚国。楚想侮辱他,就按他的身材高度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晏婴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我是出使楚国,请问楚国是个狗国吗?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应当请我从城门出入。”楚王听说了这番话,只好让大开城门请他进来。

楚王见到晏婴又说:“你们齐国大概是没有人吧?怎么派你这么个矮小的人来呢?”晏婴说:“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条街道,人多得把衣袖一展开就把太阳都遮蔽了,挥洒的汗如同下雨一般,走在路上要肩靠着肩,脚碰着脚,怎么没有人呢(原是‘齐之临淄三百闾,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楚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把你派到这里来呢?”晏婴回答说:“我们齐国派使臣,有个规矩:上等的使臣派到上等国;下等的使臣派到下等国。我是个下等使臣,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了。”

他的回答噎得楚王作声不得。

由这个故事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挥汗成雨”,也写“挥汗如雨”,用来形容人多,现在也用来形容出汗很多。

另一个成语是“比肩继踵”。“比”是挨着,“比肩”是并肩;“踵”是脚跟;“继踵”是脚碰着脚。也可写成“摩肩接踵”;“摩”是摩擦。都是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韦编三绝"?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韦编三绝”?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韦编三绝【拼音】:wéibiānsān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成语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

  • 成语"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囫囵吞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囫囵吞枣【拼音】:húlúntūnzǎo【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成语故事】:出自宋·圆悟克勤《碧岩录》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

  •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拼音】:xiàngzhuāngwǔjiàn,yìzàipèigōng【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成语故事】:秦朝

  • 成语"对症下药"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对症下药”?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对症下药【拼音】:duìzhèngxiàyào【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成语故事】:华陀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

  • 历史文化探索:鞭长莫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鞭长莫及,读音为biānchángmòjí,意思是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那么成语鞭长莫及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鞭长莫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意是说,马鞭子虽然长,但是不能打马肚子

  • 成语"大发雷霆"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大发雷霆”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发雷霆”的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提到陆逊,熟悉历史的,自然对他不会陌生,他就是在夷陵之战中,被孙权临危受命,之后火

  • 如何理解成语"一败涂地"?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败涂地”?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败涂地【拼音】:yībàitúdì【解释】: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成语故事】:汉高祖刘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长(秦代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亭长

  • 如何解释成语"人面桃花"?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人面桃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人面桃花【拼音】:rénmiàntáohuā【解释】: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

  • 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那关于它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二桃杀三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二桃杀三士【拼音】:èrtáoshāsānshì【解释】: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成语故事】:二桃杀三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比喻借刀杀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