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安步当车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关于安步当车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1/18 1:38:48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步当车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释义】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人能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

【历史典故】

战国时齐国有位贤者,名叫颜蜀。齐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进宫来。颜蜀走进宫内,来到殿前,就停住了脚步,不再前进。齐宣王叫他上前,颜蜀不仅一步不动,还叫齐宣王下来迎接他,说:“如果是我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大王的权势;如果是大王走过来,说明大王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生气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脑袋的,就封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脑袋还不如一个死了的士人的坟墓呢!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是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一习一而惭愧。”

齐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于是对颜蜀说:“听了您的一番高论,茅塞顿开,希望您接受我拜您为师,今后您就住在这里,饮食有肉吃,出门有车乘,您的家人个个衣着华丽。”颜蜀拒绝道:“玉,产于山中,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仍宝贵,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享有利禄,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我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到点吃饭,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净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颜蜀说罢,向齐宣王拜了两拜便离开了。

【成长心语】

在大富大贵面前,颜蜀能够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做人需要几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有时候追求的目标因能力所限无法达到,并不能代表没有获得或距离成功很远,只要思想达到了,结果必然是一样的。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荣辱、得失、进退,其实是人生命中最为可贵的品格。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渐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庖丁解牛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庖丁解牛,汉语成语,拼音是páodīngjiěniú,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出自《庄子·养生主》。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

  • 成语"羊质虎皮"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羊质虎皮【拼音】:yángzhìhǔpí【解释】: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成语故事】:在所有的动物中,以羊最为驯良,常常会受到其它别种动物的欺侮;而最凶恶的,应该是老虎了。后汉书里曾经有一种比喻:有一

  • 历史文化探索:过河拆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过河拆桥,拼音是guòhéchāiqiáo,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自《李逵负棘》。那么典故过河拆桥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

  • 历史文化探索:天经地义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天经地义,拼音是tiānjīngdìyì,释义“经”指常规,原则“义”指正理,准则。指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问题。也指理所当然的事。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那么成语天经地义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

  • 成语"秋风过耳"是什么意思?"秋风过耳"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秋风过耳”是什么意思?“秋风过耳”有什么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秋风过耳】故事的主人公: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

  • 成语"东窗事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东窗事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东窗事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民间传说,宋代大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朝,在家里和老婆王氏密谋定计,准备害死民族英雄岳飞。后来秦侩死了,没过多久儿子也死了。王氏请来道士为丈夫和儿子招魂。道士在作法事时,看

  • 木人石心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木人石心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草菅人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草菅人命,拼音是cǎojiānrénmìng。草菅:野草,意思是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出自《汉书·贾谊传》。那么典故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草菅人命出处《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

  • 成语"攀龙附凤"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攀龙附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攀龙附凤【拼音】:pānlóngfùfèng【解释】: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成语故事】:“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

  • 如何理解成语"一发千钧"?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发千钧”?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发千钧【拼音】:yīfàqiānjūn【解释】: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成语故事】: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