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前倨后恭"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成语"前倨后恭"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71 更新时间:2024/1/19 4:31:34

解释成语“前倨后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前倨后恭

【拼音】:qiánjùhòugōng

【解释】: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成语故事】:

苏秦是战国初期洛阳人,字季子。那时,策士游说之风很盛行,凭着能说会道,善出主意,取信于哪一国的统治者,便能做起大官来。苏秦便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当时的诸侯国家,主要的有7个。西方的秦国(在今陕西一带),由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势最强,不断侵略其六国。六国的统治集团内部,于是出现了亲秦、反秦两派:亲秦派主张东方六国同西方的秦国和好相连,叫做“连横”;反秦派主张六国由南到北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叫做“合纵”(东西叫“横”,南北叫“纵”)。

那般凭巧嘴求官的策士,就趁此大肆活动。苏秦其实并没有一定的主张,他的唯一目的是当上大官。他先到秦国去,秦惠说了许多好听的话,并且连续十次上书,竭力宣传“连横”的主张,鼓励秦国进一步去并吞其他六国。可是秦惠文王不听苏秦的话,他并非不想并吞六国,统一中国,只是还没有作好充分准备。苏秦没有办法,看看方法已经用完,衣服也都破旧了,只得垂头丧气回到洛阳的老家。

家里的人见苏秦这样狼狈地回来,都不理他。父母不同他讲话,妻子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一眼。他要求嫂子给他弄点吃的,嫂子不但不给,还奚落了他一顿。苏秦很难受,于是立志苦读,一定要争这口气。他日夜用功,研究兵法。有时实在累了,也不肯睡觉。他准备了一把锥子,瞌睡时,就猛刺大腿,一痛,就忘了瞌睡,继续读下去,常弄得腿上鲜血淋漓。——这就是“引锥刺股”的故事。

后来,苏秦又去各国游说。现在,他所宣传的是“合纵”的道理。先说服了燕国、赵国,然后又逐步使燕、赵、齐、楚、韩、魏六国结成以楚国为首的同盟,联合对付秦国。苏秦兼任六国的国相,佩六国相印,并担任“纵约长”。秦国因此不敢东侵,这样相持了约十五年之久。据《战国策·秦策》载,有一次,苏秦因公路过洛阳,周天子特地叫人预先打扫街道,派大臣出城迎接。苏秦的父母拄着拐杖在三十里外的大路口等候。回到家里,妻子躲在旁边不敢正眼看他。他嫂子更是趴在地下,连连磕头。苏秦笑道:“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他嫂子一边哆嗦,一边答道:“如今叔叔做了大官、发了大财哩!”苏秦叹道:“唉,贫穷则父母不以为子,富贵则亲戚畏惧,难怪人们要自重权势利禄了!”

对人先前非常倨傲而后来却又成分恭敬,就叫做“前倨后恭”或“前倨后卑”。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瓜田李下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瓜田李下,读音为guātiánlǐxi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那么成语瓜田李下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是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

  • 成语"卧薪尝胆"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卧薪尝胆【拼音】:wòxīnchángdǎn【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

  • 成语"物极必反"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物极必反【拼音】:wùjíbìfǎn【解释】: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成语故事】:武曌是唐高宗时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临朝听政,不久,他废了中宗,改立国号叫周,还自称为则天皇帝,就是我们一般称的武则天。当她临朝听政的时候,太子中宗已经长大了,可以处理

  • 如何理解成语"泰山压卵"?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泰山压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泰山压卵【拼音】:tàishānyāluǎn【解释】: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成语故事】:孙惠是晋惠帝时齐王冏的谋士。在齐王失败之后,孙惠受到了成都王的重用

  • 成语"戮力同心"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戮力同心"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戮力同心”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戮力同心”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戮力同心】故事的主人公:商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商太祖,因其

  • 历史文化探索:约法三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约法三章,拼音是yuēfǎsānzhāng,原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那么典故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约法三章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

  • 成语"异军突起"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异军突起【拼音】:yìjūntūqǐ【解释】: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陈胜、吴广率先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这时,东阳县有个狱吏名叫陈婴,他一向在县中很有威信,东阳的百姓都很尊敬他。东阳县的年轻人见到全国起义浪

  • 历史文化探索:别无长物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别无长物,拼音是biéwúchángwù,长物:多余的东西。意思是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出自《世说新语·德行》。那么成语别无长物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别无长物这则成语的长物是指多余的物品。表示除此外别无他物。这个

  • 成语"方寸之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方寸之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方寸之地【拼音】:fāngcùnzhīdì【解释】:指心。【成语故事】: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一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操官兵。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深

  • 成语"老牛舐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老牛舐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老牛舐犊【拼音】:lǎoniúshìdú【解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成语故事】: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