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闻一知十"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闻一知十"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18 更新时间:2023/12/6 23:44:50

【成语】:闻一知十

【拼音】:wényīzhīshí

【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故事】:

子贡孔子的得意弟子,很有才干,孔子周游列国,子贡随行,关于外交方面的事情,往往由子贡去办。有一次,齐国准备征伐鲁国,孔子想派弟子前去护卫,许多弟子纷纷自荐。孔子最后还是挑选了子贡。子贡果然不辱使命,使小小的鲁国免除了一场危难,尽管如此,孔子却认为他比颜回还差些。他问子贡:你颜回两人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能和颜回比呢?颜回听见一分就能知十分,而我听见了一分,只能猜到两分。孔子听后,也同意子贡的话,并感叹道:你是不如他,而我也不如他呀!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殡人聪明、善于推理。

《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分庭抗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分庭抗礼【拼音】:fēntíngkànglǐ【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成语故事】:有一天,孔子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

  • 成语"纵虎归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纵虎归山【拼音】:zònghǔguīshān【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成语故事】:曹操亲率大军战胜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到都城许昌。曹操表面上对刘备非常尊重,实际上很不放心;常派人察看刘备的动静。当时,被曹操硬逼到许昌的汉献帝,正下密诏组织一些人,准备诛杀曹操

  • 成语"梧鼠技穷"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梧鼠技穷【拼音】:wúshǔjìqióng【解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籍学者荀况,在他的著作《荀子.劝学》中,劝导人们要努力学习。荀况强调学习要专一精深,切忌自满于一知半解,要像腾蛇无足而飞,切不可像梧鼠五技而穷。腾蛇,是一种龙,它没有脚,

  • 成语"不甚了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甚了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甚了了【拼音】:bùshènliǎoliǎo【解释】: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

  • 成语"罚不当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罚不当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罚不当罪【拼音】:fábùdāngzuì【解释】: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成语故事】:“罚不当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正论》,

  • 历史文化探索:楚材晋用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楚材晋用,拼音是chǔcáijìnyòng,意思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那么典故楚材晋用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

  • 成语"悬梁刺股"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悬梁刺股【拼音】:xuánliángcìgǔ【解释】:形容刻苦学习。【成语故事】: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

  • 成语"比肩接踵"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比肩接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比肩接踵【拼音】:bǐjiānjiēzhǒng【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成语故事】: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

  • 如何理解成语"以貌取人"?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貌取人”?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貌取人【拼音】:yǐmàoqǔrén【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成语故事】: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

  • 成语"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因人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因人热【拼音】:bùyīnrénrè【解释】: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成语故事】:“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