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纵虎归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纵虎归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32 更新时间:2023/12/6 21:38:16

【成语】:纵虎归山

【拼音】:zònghǔguīshān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成语故事】:

曹操亲率大军战胜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到都城许昌。曹操表面上对刘备非常尊重,实际上很不放心;常派人察看刘备的动静。当时,被曹操硬逼到许昌的汉献帝,正下密诏组织一些人,准备诛杀曹操。刘备是汉朝的宗室,也参与了这一秘密活动。为了避免曹操的怀疑,他常常关着大门,躲在院子里种菜,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谋士程吴看出刘备不是一般的人,对曹操说:“我看刘备此人志向不小,颇有点英雄气概。如果现在不杀他,将来必成祸患。”曹操拿不定主意,征求另一谋士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刘备是英雄,失败了才投奔曹操,如果杀了他,会落得个害贤的坏名声,没有什么好处。曹操认为他说得对。不久,袁术因被曹军打败,想去投奔袁绍。曹操不愿让袁术、袁绍两股势力联合,准备派兵去拦截袁术。一心想脱身的刘备见机会来了,对曹操说:“袁术投奔袁绍必经徐州,请将军拨给我一些兵马,在半路上截杀,保证能捉住袁术。”曹操不疑有他,奏明献帝,让刘备带领五万人马前往徐州。刘备立即率军匆忙出发。关羽张飞看到他慌忙的样子,很不理解,问道:“哥哥此次出征,为何如此急急忙忙?”刘备解释说:“我在曹操手下好象是笼中的鸟、网中的鱼,很不安全,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本事。这次出征,就好比鱼儿回到了大海,鸟儿飞上了天空,可以任意畅游翱翔,再也不会受人家限制了。”刘备刚走,郭嘉、程吴从外地赶回许昌。他们听说曹操放走了刘备,急忙去见曹操。程吴说:“从前刘备做豫州牧时,我等曾请求您把他杀掉,丞相没有听从;如今您又给了他许多兵马,这等于把蚊龙放回大海,把猛虎放归深山啊。以后再想制服他,能够办得到吗?”郭嘉接着说:“即使丞相不把他杀掉,也不该轻易放他离去。人说得好,一旦放跑了敌人,就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梧鼠技穷"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梧鼠技穷【拼音】:wúshǔjìqióng【解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籍学者荀况,在他的著作《荀子.劝学》中,劝导人们要努力学习。荀况强调学习要专一精深,切忌自满于一知半解,要像腾蛇无足而飞,切不可像梧鼠五技而穷。腾蛇,是一种龙,它没有脚,

  • 成语"不甚了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甚了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甚了了【拼音】:bùshènliǎoliǎo【解释】: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

  • 成语"罚不当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罚不当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罚不当罪【拼音】:fábùdāngzuì【解释】: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成语故事】:“罚不当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正论》,

  • 历史文化探索:楚材晋用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楚材晋用,拼音是chǔcáijìnyòng,意思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那么典故楚材晋用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

  • 成语"悬梁刺股"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悬梁刺股【拼音】:xuánliángcìgǔ【解释】:形容刻苦学习。【成语故事】: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

  • 成语"比肩接踵"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比肩接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比肩接踵【拼音】:bǐjiānjiēzhǒng【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成语故事】: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

  • 如何理解成语"以貌取人"?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貌取人”?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貌取人【拼音】:yǐmàoqǔrén【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成语故事】: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

  • 成语"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因人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因人热【拼音】:bùyīnrénrè【解释】: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成语故事】:“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

  • 《长亭怨慢·渐吹尽》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词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原文】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

  • 成语"不远千里"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远千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远千里【拼音】:bùyuǎnqiānlǐ【解释】: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成语故事】:“不远千里”这则成语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这个成语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