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4/1/24 1:04:53

汉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

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麻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先后传入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乃中国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礼射”不仅贯穿与融合了华夏数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而且深度影响了世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维系和发展优良的社会秩序与生态和谐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礼”和“射”分别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中国的《礼记·射义》思想传入江户时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户时期射箭中的“文射”仪礼。日本现代的弓道正是将《礼记·射义》和江户时代的《射法训》一道儿奉为国之经典的。

《礼记·射义》中对射礼的性质、目的、做法之规定,就是以文射为指导思想的。

百度百科-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国文学思想的发源——泛文学时代(春秋战国)1、代表人物:孔子(儒)、老子(道)、墨子(墨)、韩非子(法)2、主要特点:多元性、原创性、综合性,哲学与文学并重。二、从广义向狭义文学的过渡——经学时代(两汉)独尚儒家,罢拙其它,以儒家经典为唯一范本,只对经典进行阐释,皇帝掌握阐释权,不作发展,为统治者服务。董仲舒倡议,汉武帝施行。三、中国文学思想的独立和成型——文学的审美自觉时代(魏晋南北朝)1、代表人物:曹丕陆机刘勰钟嵘等。2、主要特点:玄学创立。去经学之繁琐,重抽象之思辩。四、中国文学思想的繁盛——文化和文学的高峰(隋唐宋)1、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杜甫、苏轼、程颢、程颐、朱熹等。2、主要特点:诗词散文的鼎盛,宋理学创立。五、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转折——文体大变革(元、明、清前中期)1、代表人物:关汉卿、袁宏道、金圣叹、王阳明、曹雪芹等。2、主要特点:转折点,文体大变,叙事、戏剧、白话的兴起,从上层文学到大众文学。明心学创立。四大名著诞生。六、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新潮——思想转型(晚清至五四)1、代表人物:梁超、王国维、鲁讯、胡适等。2、主要特点:新文化的启蒙。七、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新文化运动(五四至1949)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2、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现代文化的开端。八、中国现代文学的的一统——毛泽东思想(1949-1978)1、代表人物:毛泽东。2、主要特点: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列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中,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不但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也指导建国初期的国家建设。九、中国现代文学的复兴——自由、实用文学时代(1978-)1、代表人物:邓小平2、主要特点:中国文化在经济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复兴。指导思想是: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使之更符中国现在的国情,发展才是硬道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详细论述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国势衰微和西学东渐,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质疑,有褒之者,有贬之者,反反复复,因情势不同而异。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好好在那里,不好又不好在何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不能因情势不同而作墙上草任意褒贬,使国人无所适从。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

  • 中国传统风格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

  • 西方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第一阶段:(约BC800~BC166)的古希腊文明为欧洲文明开创了先驱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13世纪末)古罗马文明的崛起与衰落还有不得不提到的基督教传播第三阶段:(14世纪)的文艺复兴,使得欧洲人重新认识了古希腊第四阶段:(19世纪)美国崛起,美国让新拉丁文明重新成了新的欧洲文明

  • 古代楚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荆楚文化的八大特点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八大系列: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

  • 简述夏商周青铜器上得主要代表图案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饕餮纹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推动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

  • 夏、商、西周这一时代的代表性文明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文明青铜文明是在两河流域文明兴起后,经过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后,通过粗浅冶炼得到铜器的第二次人类文明大发展时期,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出土青铜器,用于祭祀。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工艺精美.

  •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可以分为哪几个种类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商代的青铜器,人们自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它是商代后期王室的青铜祭祀器。它是一个长方形的腹部,有两个耳朵和四个圆柱形的脚。其内壁铸有司母戊字样,故称司母戊鼎。因其形状为长方形,故又称司母戊方鼎。商代重器带耳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它是在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古代

  • 为何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那么繁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东周以后“学在官府”逐步走向民间的时期。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开。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人才,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了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

  • 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为何在鲁国产生?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诞生在鲁国,与鲁国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鲁国地处泰山之阳、黄淮平原东部属东夷,农耕文化和礼乐传统发达较早。大汶口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商部族源出东夷,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以前,曾在这一带建都四十余年。西周建立后,周公父子受封建鲁,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控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文化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时代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盛况,各种文化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儒学思想。儒家以孔子丶孟子和荀子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目的是以礼教化人的思想,以仁”为做人准则。二,道家思想。道家以老子丶庄子为代表。其核心是道法自然,按自然规律办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