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墟发掘的文物,可以看出商朝的物质文化水平已经到了极高的程度。通过这些深藏地下几千年的文物古迹,可以想象其往日的辉煌。殷墟发掘的大小墓葬计有4000多座,其中埋葬平民的小型墓最多。小型墓都作长方形土坑竖穴,长2米,宽不足1米,随葬品不多,流行墓底挖腰坑、坑内殉埋狗架的习俗,1934年,史语所进行第十次发掘,在过去私人挖出大量青铜器和其他珍品的侯家庄西北冈,发现了10座大墓,其中有一座是未完工的假大墓。大墓多有四出墓道,平面呈“亚”字形,墓口面积200多平方米,墓内有棺椁的痕迹。这些墓虽被早期的挖宝者不止一次地盗掘过,但仍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组精巧的石刻,并且所有大墓的墓室和墓道的填土内都有一层层数量可观的人骨架和头骨,他们是被杀戮的牺牲者。人们相信,这些大墓就是殷代的王陵。在1950年的春天,在郭宝钧带领下,新中国对殷墟的首次科学发掘开始了。他们在挖出司母戊大鼎的武官村北发掘了一座大墓,即武官大墓。该墓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墓口至墓底腰坑深8.4米,有南北两条墓道,长都在15米以上,平面呈“中”字形。墓室用椁,从四壁的印痕可以看出,椁底用30根圆木铺垫,椁的四面由九层原木井字形交叉相叠而成,椁顶也用原木铺就,外设夯土二层台。武官大墓早年被盗掘、焚毁,发掘者仅得鼎、簋、爵、彝、卣、刀、戈、镞等青铜器和玉佩饰、石器。石器中的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大型乐器之一,它正面刻有虎形装饰,悬挂轻轻敲击,可发出清扬的乐音。腰坑殉一执戈奴隶,东西二层台上布满人殉坑,排列有序,共计殉人骨41具。墓室上部填土中还发现人头骨84个。另外,南墓道埋殉1人、1犬、12马,北墓道也有2人、4犬、16马。总计为武官大墓殉葬的有79人,这些殉人根据埋葬部位及出土时的情况,可判断为墓主人的生前侍从、姬妾及奴隶等。在1976年于小屯村北发掘的妇好墓是殷墟考古的一项重要收获。妇好墓为长方形,无墓道,墓口长5.6米,宽4米,深7.5米,规模不算大,但未经盗掘,墓内随葬物保存完整,计出殉人16具,狗6只,葬品总数达1928件,其中有青铜器468件(青铜礼器200余件,兵器130余件),玉器755件,石器63件,宝石器47件,象牙器3件,陶器、蚌器数十件,另有海贝6820多个,仅青铜器的总重量就达1600多公斤。各类器物的造型、雕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因此,妇好墓被认为是3000年前的艺术宝库。由于铜器铭文中有“妇好”、“司母辛”等字样,结合甲骨文中的记载,学者们认为该墓墓主妇好就是商王武丁的64个配偶之一,在甲骨文中,曾有她率兵出征的记录,这与妇好墓出土有大量兵器相印证。以前,史语所在殷墟发掘中曾发现一批排列有序的小墓丛,墓坑呈长方形竖穴,极少随葬品,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1950年~1976年,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武官大墓附近发现了200多座这样的葬坑,坑长2米,宽1米,深2米左右,同一排中坑距在0.3米~0.5米之间,多呈南北向,每坑埋无头遗骨8-10具,经鉴定,多为男性青壮年。东西向坑3排,死者多为成年女性或儿童,全身躯俯。这些人骨架不是被砍头,就是被肢解、腰斩,有的被活埋,其挣扎之状历历在目。葬坑在殷王陵区内,从其分布排列情况来看,它们不可能专属于某一大墓,应是王陵区的公共祭祀场。目前还不能确知在这个祭祀场里究竟杀埋了多少奴隶,现已发掘的5000多平方米范围内的200余个祭祀坑就已清理出人牲1330具。1976年清理的191个坑可分为各不相同的22组,每一组就是一次祭祀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商王在这里至少举行了22次祭祀活动。另外,1959年在后岗发掘的一圆形祭祀坑,内有人头及无头骨架70多个。1971年大司空村的一座椭圆形祭祀坑内,清理出人头31个,躯架26具,小屯村南、村北,苗圃北地等都有人牲的零星发现。1936年,在小屯附近发现35个车马坑,5个车马坑大致呈“品”字形布局,每坑埋1车、3人,其中有3坑各埋马2匹,两坑各埋马4匹,车马饰件保存完好,成为日后复原的基本材料。这5个车马坑可能是按当时的军事布局排列的,是研究商代战车制度的重要实证。而一车三人,正合商周“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的兵车之法。1953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大司空村、孝民屯、郭家庄等处又发现了多座车马坑,基本弄清了殷代车的形制。车为两轮独辕,辕长2.56米~2.92米,两轮间距为2.23米~2.4米,轴长3.09米,轮有车辐18根,木箱作长方形,后边有缺口,可供上下之用,有的车箱底部有装铜镞的矢。而且,在小屯村及附近,历年发掘清理的地面夯土建筑基址有50多座,基址平面有长方形、正方形、凸形、凹形、条形和圆墩形等,建筑面积在40~1200平方米不等。它们分别属于甲、乙、丙三组,排列整齐。基址内除发现夯土、柱洞、柱础石外,还发现排水用的陶质水管、测量水平用的水沟和举行奠基仪式时埋葬的人骨架。1989年,又在乙组宫殿基址的东南发现了一座大型宫殿基址,该基址呈凹字形,由南、北两排并列的房基和西面与之相连接的房基组成,占地5000平方米,可以想象出它当时的宏伟气势。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殷墟的发掘体现商朝的物质文化有多么繁荣?
更多文章
商朝留给后世的遗产中,最重要的东西是?这一时期主要的青铜器是什么?特点是? 甲骨文实际是?他的发现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商朝留给后世的遗产很多如历法、陶器、农业技术、甲骨文等,最重要的东西是青铜器。青铜器在商朝使用范围很广,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很成熟,器物精美。这些都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特点。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当时,已经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不同用途的器物各有不同的合金比例。殷墟出
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什么时代的繁盛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有学者把中国青铜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期、颓败期、中兴期、衰落期4个阶段。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殷商前期、殷
夏、商、西周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都相当发达,为什么却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标志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原因三点:1、青铜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具有坚硬、锋利的特点,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2、商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充分体现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3、当时的青铜器已经运用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周朝与商朝相比有什么进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进步大了去了。后世很多礼法的基础来自于周。古人有云,天下大事唯祭祀与征伐。可见礼法的重要性。反对人殉。现在基本看到先秦墓地,只要没有人殉,就可以断定是周墓。一般认为周人起于北狄,定居于鄂尔多斯一代,由于当地气候逐渐变冷,周人迁居到渭水流域。周人比商朝更早得到完善的战车技术,因而更顺利地完成了又一次完
商朝和周朝哪个强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纵向比较很难比较…个人倾向商朝。科技上周朝肯定会有提高,但是商朝经济发达,政治力量统一,周朝一直比较乱,到了东周根本无法直视…周朝是羌人建立的一个落后文明,他们相对于同时期的商朝来讲就像今天的欧洲和非洲一样。可能比这个差距还要大,因为今天的非洲人至少也有很多城市,只是没欧洲人富裕周人偷袭了商朝以后,
周朝在开国之后,都继承了商朝的哪些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封神榜》是我国著名的一部神话类的小说,在这本小说当中,苏妲己可谓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了。在现代的影视剧当中,苏妲己也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在书中,正是因为苏妲己的这个女人被狐妖附身,才导致了商朝的覆灭,周朝的崛起。因为,商纣王对苏妲己无度的宠爱,激起了民间的起义和反抗。所以在最终,姬发推翻了
在历史中,古人喜欢贬低商朝,为何喜欢称颂周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问题里面的“古人,是秦朝到清朝之间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仔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我觉得主要是有下面几点。第一点,古人对周朝的文化,是有详细记录的,并且传承下来。商朝的文化习俗,由于没有能批量记载文字的载体,后人真正知道的内容很少。主要是甲骨文(太珍贵)。而甲骨文实际的存量是非常少的。甲骨文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与石料相比,优点是易于成形,与红铜相比,优点是熔点低(红铜1083℃,青铜80℃),硬度高。青铜与铁相比,优点是熔点低,缺点是硬度不如铁。远古时期,人们用极其粗糙的石器和木棒劳动,效率很低,后来,他们开始利用金属做工具。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我们的祖先既用它制作工具
如何看待近来几大城市出现的所谓文化交流“日本风情街”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如何看待几大城市出现的所谓文化交流出现日本风景线?这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慎重对待,且不可掉以轻心而言。日本侵华战略再早扶持一些中国奴心十足人物做汉奸,忘图中间开花后达到最恶目的。然而历史演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日本的狼子野心彻底破灭。虽说日本消停了几十年,但日本失败没有达到目的始终积虑待发,侍机蠢动。日
大连日本风情街的开发对国民的益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是一个商业开发项目,由一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当然这种一整条街的开发项目,审批原本应该比较严格的,但是对于这个日本风情街项目最终获得建设,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当地对于这个开发项目是认可认同的,这种操作国人很多看不懂,只是如果仔细一看,大家就会明白,国内有不少城市都有这种日本风情街。辽宁大连建造这种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