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求商朝的信息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求商朝的信息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2/24 21:59:08

商朝的时间BC1600---BC1046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生活在商周之际的周公曾经在《酒诰》中这样概述其情况:“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卜辞所载的侯有近50个,最著名的有仓侯、舞侯、犬侯、侯告、侯专、杞侯等。甸,卜辞称为“田”,“多田(甸)”即指许多甸职官员。男,在卜辞中称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卢任等。卫,作为一种武职,在卜辞中多称为“多射卫”、“多马卫”、“多犬卫”等,亦有单称为“卫”者。卜辞和金文所见商朝的内服官有五六十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百僚庶尹”。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其中还有负责出纳王命的史官。二是“惟亚惟服”。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三是“宗工”。指负责王室祭祀和某些具体事务的官员。四是“百姓里君”。指管理地方上的诸族与普通民众的官员。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田」tia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商代在实行贡纳制度的同时,还有劳役租「助」,就是要求农人助耕公田(籍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其比例约占农人收获的十分之一。殷纣王加征赋税,用以充实鹿台和钜桥。商朝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代使用的农具,目前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仍以石、骨及蚌制铲、斧、镰、刀等为主,偶尔也发现有一些铜锸、铜铲等青铜工具,但不一定用于农业生产。甲骨文的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有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相连的方块熟田。甲骨文“疆理”的“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田畴”的“畴”字,像田间按行垄犁耕往返转折,这样的田畴当然不会耕作得很粗放。这些经过疆理整治规则耕作较好并配合有灌溉沟渠的方块田,就是后来的井田。这些田地主要分布在都邑附近,由商王和诸侯国君直接占有,也有分配给近亲贵族。其他贵族在封邑内也同样经营这样的田地,不过规模要小一些。在国都以外,商王经常派臣民到比较边远的地方去开垦土地。手工业的发展铸造作坊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比农业更为突出。其中,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高度发展,更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和时代的特点。在殷墟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有为王室所专用的青铜器铸造作坊。当时,在这些作坊中都有比较细致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之大和技艺水平之高,是当时世界所罕见的。商业的发展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分工日趋巩固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商代的商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周灭商后,据周公说在殷民中有一部分人是“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些人就是从事长途贩运贸易活动的商贾。在殷都和其他重要城邑的贵族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的一些比较珍贵的物品,如龟、贝、玉、珠宝、青铜、皮毛、齿革、丝帛等等,除在专有作坊役使奴隶自行生产之外,还有许多必须来自外地。其中有一部分由各地贡献,也有不少是通过交换的商品。这些商品,主要由一些专业的商贾从事贩运,这样就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1,商朝人的经济生活方式是以什么为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1、商朝属于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畜牧业和手工业,但经济生活方式依然是以农业为主;2、商朝的经济繁荣主要依靠努力著对努力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殷墟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各种类型的居址、墓葬,出土了数以万计丰富多彩的文物,使我们对殷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各方面有了比较具体地了解

  • 西周为中国文化贡献了些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王朝是继夏、商两代之后中原出现的第三个王朝。简括西周王朝在缔造多民族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贡献,主要有四点。首先,创制周礼,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周公把周原优良民风加工整理,并吸收夏、商礼仪的一些形式,借政权力量推行全国,这就是周礼。周礼分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五类,是使人终身受文明教

  • 列举商朝考古发掘的三项重大成就,并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重要遗址的发现:殷墟、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商城、盘龙城,包括二里头的3、4期分期:由于上述遗址的发现,先商文化、商代早中晚期,等分期成为可能。甚至具体到某一代王的考古材料都可以仔细划分,配合甲骨文的分期,商代的分期已经相当成熟了分区方面,由于南方的盘龙城、江西的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等等的发现,

  • 殷商遗址发掘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中。在郑州市区内遗址位。面积25平方公里,1950年秋发现。它是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城市遗址,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长为7公里的商代城墙。商城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墙长约170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1870米,周长近7公里。城墙底宽20米左右,顶宽5米

  • 什么和什么是商朝文化的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朝文化的象征,具体介绍如下:1、“商朝文化”中的青铜器: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

  • 周朝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文化: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代表,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

  • 从甲骨卜辞中可以了解到商朝政治制度的那些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一、夏的政治制度夏启开创“家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二、商的政治制度商代实行宗法制(特点)商代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三、西周的两项重要制度西周建立1、分封制(对象、权利与义务、作用)2、宗法制(规定、作用、特点)宗法制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嫡长子继承制3、形成周王诸俟卿大夫士等级序列4、嫡长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发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夸张点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狠多很多有趣的发明,这些发明,造福社会与百姓,使人民的生活一层更上一层楼,大力有效解决了人民的根本生活难的问题。在这里,先感谢发明有趣道具的能人,再者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样有趣的发明。1.地动仪地动仪?是干嘛的?挖地洞吗?哈哈,当然不是,地动仪是一架测量仪器。在很早以前,也就是

  • 商朝宫廷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建州卫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