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谁的什么赋啊?

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谁的什么赋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06 更新时间:2024/2/6 4:13:19

给予汉初学发展以巨大推动力的人首推梁孝刘武。孝王武与景帝同为窦太后所生,最亲;在反对吴、楚七国之乱中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之地。于是,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豪杰、文士。一时俊逸之士如枚乘(?-前140)、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从孝王游于梁园,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梁客皆善于创作辞赋,而枚乘尤为突出。公孙诡多奇邪之计,时号“公孙将军”;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其文博辩入理;其他诸人也各有所长。梁园的文化氛围令文学之士感到惬意,确实为文学家提供了适合于发挥自己才能的特殊环境。

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汉书艺文志》载乘赋九篇,其《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七发》最为著名。

《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同时在继承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创造性,表现出有异于先秦时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昭示出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七发》在体制上沿袭《楚辞》和《招魂》和《大招》,都是大肆铺排饮食之盛,歌舞之乐、女色之美、以及宫室游观鸟兽之事。区别在于,《招魂》和《大招》的上述铺排对象都是作为正面事物出现,以此诱导游魂的回归;而《七发》则把上述铺排对象作为否定性因素加以处理,是对贵族公子养尊处优生活方式的批判。

《七发》一文以观潮的描写最为精彩,玉《高唐赋》也有对于山洪暴发场面生动逼真的描写,二者的描写对象相似,而且都铺陈得非充分。然而,枚乘成功地突破了宋玉所采用的客观的描写手法,而把潮水写成一支声势显赫的军阵。他从形貌、动态、气势、声威各方面加以比较,多角度展现潮水与军阵之间近乎神似的相通之处。枚乘对潮水的描写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人的主观精神贯注于自然,使自然的再现闪耀着人的生命的光辉,因而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摹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史。简述商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社会经济与文化1.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是商社会生产主要部门。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蚌器、骨器。在郑州二里岗遗址中,发现大批石镰、蚌镰。另殷墟宫殿区亦发现400多石镰。亦发现青铜农具。当然为数不多。但表示工具有所改善。在殷墟遗址中,发现数以百计的粮窖。这时期酒生产量很大,古文献亦有许多记载。(《

  • 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两朝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两朝的相同之处:1.都具有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都有规模可观的玉石器加工作坊和高超的玉石器加工技术;2.都是对宗教礼仪祭祀制度的反映;3.都是时代的象征;4.都有一定的实用性;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两朝的区别:商、周青铜器:1.商朝、西周的青铜器大量用于祭祀或陪

  • 商朝时期青铜器典型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商后母戊鼎。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

  • 商朝著名代表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最大的是:司母戊大方鼎最精美的是:四羊方尊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

  • 商周青铜器的社会功能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广。商周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尊、壶、卣、方彝、觥、、、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

  • 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商后母戊鼎。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

  • 饮食文化对现代旅游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说明:概念: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体的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活动称为美食旅游。编辑本段美食旅游与相关概念1、美食旅游与旅游美食美食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美食”作为吸引物的享受过程。旅游美食是在旅游过程中品尝到的美味食品,可以是在旅游途中携带体积小、轻

  • 商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是鬼方,鬼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游牧民族的名字。史载,鬼方是商周时居于中原西北方的大部落,源自曾与轩辕黄帝联姻的氏族大隗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

  • 商代青铜文化及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青铜除平底

  • 商朝时期的鬼方国的详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约在公元前13世纪时,延安属独立的方国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是商周时期活动在山西北部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势力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有关鬼方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鬼”字有“隗”(音鬼)、“”(音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