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姑,嬴姓,殷诸侯国,蒲姑城,在今山东博兴县城以东的寨郝镇有蒲姑故城址。龙山文化发展为岳石文化,在田旺龙山文化古国范围内已发现不少岳石文化遗址,广饶境内已发现4处。鲁中北地区的岳石文化约处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商代前期,商代后期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大致属于商代山东第二阶段的地方文化。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这阶段博兴、临淄、广饶地区有个强盛的方国蒲姑国。郦道元《水经?济水注》说:“济水又迳蒲姑城北……蒲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今博兴县城以东的寨郝镇有蒲姑故城址,在今小清河北侧,东距广饶10公里左右,证明当时广饶属于蒲姑疆域。周成王灭蒲姑,地封姜太公之子吕,是为齐国。广饶成为齐国开发渔盐之利,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地区,为东周齐国发展成“泱泱大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广饶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春秋晚期,兵圣孙武的祖父孙书就食采于乐安(约在今广饶县花官乡草桥村一带),说明广饶是兵圣的故乡,是我国先秦兵学的一个重要产生地。
历史上东夷是现在的那里?
东夷,是中国先秦时期,中原居民对黄河流域下游(青、兖、徐三州)居民的总称。最先在夏商朝期称为“夷”,不带有外族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考古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夷是指自后李文化始至岳石文化的承载者。但因为东夷族群原本就有一部分来源于炎黄,东夷文化里也有很多中原文化的影子,东夷祖先有很多既是东夷首领,又是炎黄后裔,比如东夷少昊是黄帝之子,伯益是黄帝重孙,所以此观点受到质疑,非主流观点}},东周时期,经齐、鲁等国在山东地区的多年经营,夷、夏逐渐融合。秦汉以后,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