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43 更新时间:2024/1/20 8:08:26

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我认为隋朝最大的文化成就在于促进了南北朝不同文化的整合交流,为唐朝的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著名代表人物有隋朝重要思想家、教育家王通王仲淹。】隋朝以前,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长江为界,逐渐发展出“关陇”、“山东”、“江左”三大政治文化集团。

随着国家统一,各地政权的疆域壁垒被打破,人员开始全国范围流动,长安很快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隋书》记载:

“辞人才士,总萃京师。”

多元的文化汇聚长安,隋朝立刻发生了文化的整合交融。

隋朝统治者尤为重视在文化思想上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公元602年,文帝下令修订国家大典,其中就包括了对“五礼”的修订。

隋文帝杨坚

这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由七人负责主持,分别是杨素、苏伟、牛弘、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王勋。

《隋书》对他们的评价是:

“或任居端揆,博达古今;或器推今望,学综经史。”

七人中,杨素、苏威、牛弘出自关陇集团,薛道衡、王勋出自山东集团、许善心、虞世基出自江左集团。

与南北朝时期集团彼此攻击对立不同,这次修订为三地文化学识提供了最为全面直接的交流机会。

在此基础上,三大集团文化迅速整合,吸收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精华,使得自身发展更为全面。

隋朝自上而下对文化交流的推崇和重视也影响到了民间。

不同地方的文人、官员围绕经学、史学、声韵、律诗等领域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我认为在只强调文化领域的前提下,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更适合作为隋朝的文化代表人物。关于代表人物的问题,我觉得并不是隋朝缺乏在文化上有杰出表现的人物,而是那个年代的文学集团大多与政治关系密切。

许多官员本身就有极高的文化素养,例如上文提到的七人。

但他们身居高位,参与了隋朝最高的政治管理,因此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相比之下就显得不如政治成就耀眼。

因此,我认为在政治领域成就相对不高,但在教育和思想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王通更适合做文化代表人物。

《三字经》中说: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文中子,就是王通的道号。

王通是隋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续六经”(史料记载王通有六部著作,《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被世人称为“王氏六经”,但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以后,名声大噪,许多人从远处赶来跟他求学,知名学者也和他交流密切。

这些人中,包括温彦博、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隋唐时代重要角色。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王通的孙儿。

王通的弟子仿照《论语》,在王通去世后整理了他的言论和授课内容,编为《中说》。

其中包含了王通的许多理念,包括王通对“儒释道”的理解,认为“三教于是乎可一矣”;对教育的重视,认为教育才能使人达到完全的人格;注重因材施教和对教材的考证与改造等。

当然,隋朝还有许多在文化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比如杨广身边的文学集团,他们大多来自后梁、南陈,有着《文选》的底子,随着杨广登基,逐渐成了当时最大的文化圈子。

现在我们看隋朝文化,更多的是和唐朝联系在一起。隋朝实现了大一统,但是它的存在时间太短,很多事开了头就结束了。

当然,这种结束仅是隋朝政权的结束。

无论是隋朝的政治还是文化,都在唐代得到了延续。

隋朝存在于南北朝和唐朝之间,既吸收整合了南北朝的不同地域文化,又为唐朝留下了大一统的文化基础。

即使被唐朝的文化盛况所掩盖,隋朝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的差异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的相同点:1,物资供需关系没变;2,采购概念没变。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的不同点:(1)定义不同:1,供应链采购是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采购。供应链中企业与供应商合作,采购时只需把产品需求信息及库存信息向供应商及时传递,供应商及时安排调整自己产品的生产,并按最优方式向企业供货

  • 商朝西周东周青铜器的区别(一千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奴隶社会除夏代尚少发现遗物外,由商、周到春秋共历一千一百年,其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意识,更因地区、风俗习惯、爱好的不同,审美观点各异,着反映在供奴隶主享用的青铜器上包括盛酒器、饮酒器、煮食器、盛食器、盛水器和取水器等.各个不同时期的制作不论是器形或纹饰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

  • 商周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政治制度:商周实行【分封制】一: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秘灭商,建立周朝后,实行大分封。二:分封制的推广:周公东征后,为稳定东方,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三:目的:为巩固奴隶主的国家政权。四:内容:(1)分封对象: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国,拱卫

  • 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夏商朝的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从历史学上来说,青铜是冶炼水平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能产生青铜的历史,才被称作文明。如果只会做陶器骨器石器的,是不能叫做文明的。20世纪出土了很多很多商朝的青铜器,大件包括司母戊和四羊方尊,商朝才被世界承认。李济先生对商代考古,贡献最大。夏朝至今没有出土青铜器,并未得到国际公认。青铜文明

  • “青铜器铭文”对认识历史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可以通过青铜器上的金文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历史事件,更是对中国古汉字的研究有重大贡献.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人铸造青铜的技法.因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表层信息:1、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分布地区广,可见中国的青铜制造业十分发达。2、中国古代青铜器有十分独特的功能--礼器。3

  • 名词解释或简答:谈谈你对文化寻根小说的理解,并说出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

  • 铭文是指今天我们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金属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铭文,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指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同样为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它不单单是判断青铜器年代的最重要标准

  • 人们所说的“鬼”这个字从何而来呢?拜托各位大神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鬼在中国明朝之前并非认为是害人,吸人精魄的。因为中国对先人是极度尊崇的、膜拜的。在中国古代对待正邪是看他的行为,并不是以为是妖就坏、是仙就好。就像有妖道、邪僧一样。而并不像西方天使就是正义,吸血鬼就是邪恶的。鬼,又称亡灵,传说是死亡之后留下的魂魄,常被认为是死人的幽灵。鬼也许不存在,毕竟没有人能够证

  • 鬼的基本信息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韩诗外传》: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远古先民认为人死后会归于先妣图腾身边(祖地)得到重生或生命永存。鬼在佛教没传来之前,古代中国人并非认为鬼是害人

  • 鬼这个字是什么时候出现,什么国家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鬼在中国明朝之前并非认为是害人,吸人精魄的。因为中国对先人是极度尊崇的、膜拜的。在中国古代对待正邪是看他的行为,并不是以为是妖就坏、是仙就好。就像有妖道、邪僧一样。而并不像西方天使就是正义,吸血鬼就是邪恶的。鬼,又称亡灵,传说是死亡之后留下的魂魄,常被认为是死人的幽灵。鬼也许不存在,毕竟没有人能够证